中医针灸学教学视频教程
针灸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技术手段,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索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本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形象而直观。 针灸学是在阴阳...
阅读(138)
针灸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技术手段,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索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本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形象而直观。 针灸学是在阴阳...
阅读(138)
中医有句名言,说“内不治喘,外不治癣”,可见喘证和皮肤病是很不好治的两种病。但是相比较而言,针灸治疗皮肤病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本文是贺普仁老先生治疗皮肤病的全方法,理精而穴少,算是精华贴,小伙伴们不要放过。 图:秋日银杏胖猪猪摄 皮肤病方 白癜方 【病症:白癜风】 白癜风是皮肤色素...
阅读(113)
经络与腧穴 经络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和气功学的理论核心,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
阅读(108)
贺普仁从医七十年首度公开秘籍:不轻传,诚者主动传! 一、针灸界的“九阴真经” 第一眼看到《“一针一得”针灸临证秘法》(以下简称《一针一得》,全书同),我们很惊讶,竟然是“手抄本”,而且是毛笔字! 流利有力的行书,写在一叠空白的“市中医医院门诊初诊病人统计表”背后,一字一字,集腋成...
阅读(120)
耿恩广老师是针灸名家杨甲三先生的高徒,他以口述讲课的形式,在全身360余穴中选讲了74穴,介绍了这些穴位的功效主治及具体操作方法,是他几十年临床积累下来的精华。小编把这本口袋书的精华都摘出来了,收藏吧~ 一、尺泽 1.急性胃肠炎:在尺泽附近的静脉放血。方法:暴露肘窝...
阅读(181)
这是一篇非常有用的文章,可能彭老几十年临证观察就在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了,“小儿生病手心比手背热是伤食消化不良,手背比手心热则是感冒。”如此实用的信息一定要提前透露给大家,剩下的精彩,您也不要错过! 辨证短饤 什么叫“短饤”,把零碎的东西凑在一起的意思。下面就我个人常用的零碎的诊断辨...
阅读(102)
艾灸足三里自古作为保健要穴。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说明古人用艾灸足三里来治病养生。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位于:膝下三寸外廉两筋间,举足取之。也就是: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找到足三里的方法:直立,膝盖下方有两个膝眼,一个叫内...
阅读(104)
关元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这关元穴的位置好定,也就是肚脐正中的下面3寸即4指处。与足三里一样,关元穴也是自古的养生要穴。《扁鹊心书》记载:“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
阅读(104)
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一根艾条可治疗失眠,便秘,减肥,美容,暖宫,助孕,体虚体寒,腰颈肩腿,乳腺,消化不良等400种疾病,做艾灸为家人健康保驾护航,艾与不艾的区别坚持3个月就显现出来。 扫描处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关注 肚脐,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处,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所遗留下来的一个生...
阅读(114)
想袪湿就艾灸阴陵泉穴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主治痰湿,有健脾怯湿、理气活血、温中消肿、通经活络的功效,可治疗腹痛、腹胀、腹寒、泄浑、呕吐、水肿、膝关节炎、下肢麻痹、急慢性肠炎、失眠等症,是人体祛湿要穴。 肺经与脾经同属太阴经。痰湿质者感冒、发热、咳嗽时,经常服用西药强行压制,...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