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农村这种不起眼的野草,不仅能调理淋证、肺结核、胃肠炎,还能退虚热

农村这种不起眼的野草,不仅能调理淋证、肺结核、胃肠炎,还能退虚热
幼时学骑自行车费了很多劲,摔了很多次,膝盖手肘摔得血赤糊拉的,不过这都还在我的接受范围内,最难以忍受的是摔进路边的野草堆里。
为什么呢?因为野草堆里有一些带刺的杂草,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一种藤上有细细小小的白刺的那种野草,特别黏肉黏衣服,拉扯间皮肤就起了道道划痕,而刚好皮肤表面又满布神经末梢,对痛感较为敏感,回家一洗澡简直滋味难耐。直到现在,这草都还长在我的记忆痛点当中。小时候没人告诉我这草叫什么名字,怨恨都无处可去,一直把它当做外来入侵生物,直到后来猛然发现,中药葎草就是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葎草常长在路旁,茎上有细刺,“善勒人肤”,所以又有别名为“勒草”(《名医别录》所载),它的叶片有点像“大麻叶”,对节而生,叶片上有五个尖,花紫成簇,结的果实与大麻子相似。
据《本草纲目》所载,葎草味甘、苦,性寒无毒,能“润三焦、消五谷、益五脏、除九虫、辟温疫”,可谓是效用良多。不过时珍所总结的功效说法不太容易理解,到了现代,中药学家们根据古人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葎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结除蒸、清退虚热、利尿消肿、通络止痛等功效,可用于各种淋证、肺结核潮热、胃肠炎等证[1]。葎草所治淋证包括石淋、膏淋、血淋等,且多选用鲜品,连根带茎,捣汁顿服直至小便顺畅。现代研究表明[2],葎草中含有木犀草素、牡荆素、葎草酮等有机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作用,也有临床试验证明[1],葎草对湿热蕴结型泌尿系结石疗效较为显著,这体现了葎草清热解毒、利尿退肿的功效。
国医大师朱良春老先生在多年临床后总结认为葎草擅长清退虚热,尤其适用于湿温病后期的余邪未清、营卫未和之证,此证多表现为低热缠绵不退、自汗且恶风。朱老先生就常以葎草配伍白薇,再加以小剂量的桂枝汤及以清化除邪之品,共奏清解余热、调和营卫之功。他还认为大剂量的葎草有利于逐胸胁之停饮,一般剂量有利于祛经络之湿热,所以朱老曾单用葎草治愈了数例包裹性胸膜炎;又在治疗渗出性胸膜炎中与“悬饮”病机相似的证型时,常在辨证论治方中加葎草,干品多在30~60g,鲜品则加倍,后发现确实有助于渗出液的吸收。此外,葎草还可以熬汁作药浴,能治癞疮(肌肤红斑溃烂)。一般单用就有效,也可以用益母草配伍葎草共煎,比例为1:3。隋代名医巢元方认为,癞疮之病多因感受风毒,初起未及时祛风除邪导致中后期皮肤屏障破坏,卫外之力更加不足而易感它邪,所以洗浴之时应当选择避风洁净的地方,若中途感觉皮肤瘙痒切忌挠抓痒处,泡完之后应当盖被暖卧取汗,使邪毒随汗而出,三天泡一次直至疮面愈合,若是再结合内服祛风除湿透邪之剂,就能加速痊愈的速度。
不过葎草偏寒,除湿热之力较强,体虚而感湿热之邪者不宜过量,干品不宜超过20g。若是阴虚、虚寒之证,就更不宜使用本品了。参考文献:[1]兰祝飚,章玲艳,陈礼平,季柏林.葎草治疗湿热蕴结型泌尿系结石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4):45[2]李俊婕,王晓静.葎草的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07,26(6):353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