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这味中药又险些害死人?“杀人”无数、令人闻风丧胆的它,为何屡禁不止

这味中药又险些害死人?“杀人”无数、令人闻风丧胆的它,为何屡禁不止.....

“细辛用量这么大,不怕毒死人吗?”
“细辛含马兜铃酸,你们竟然敢开?”
“听说细辛不过钱,您这方细辛那么大量,也敢放出来!”
“请大师兄回答:细辛用量一般是3g,你这里用量45g。一般中药用量10-15g,最多30g。你这剂量会不会太大了?”
“我去药店买这个方子的药人家根本不卖给我,说细辛超量了已经,麻烦详解下这个药方的用量!”

以上是最近公众号收到的留言。

因为师兄推荐的药方中含细辛,而且“用量极大”,于是就引发了医友激烈的讨论。

当然,这么说有些过于美化了,其实99%的人是在言辞激烈的谴责我们。

谴责主要在两点:细辛有巨毒、细辛用量过大。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早在很多年前就做过回答,然而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后来师兄就不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其实能公众号的,大部分都是中医爱好者,最起码也是对中医有兴趣的朋友。

但万万没想到,细辛有巨毒论、细辛不过钱竟然在这些人的心里都达到了如此根深蒂固的程度。

这说明了什么?

细辛,中医人自己都搞不懂!

那就莫怪某些中医黑极力拿细辛来说事儿了。

更有甚者,被黑着黑着,就站到人家那边去了。

当场反戈,然后被人家当枪使,加入中医药有毒大军。

就拿前段时间某医院急诊科收治了很多误食细辛中毒的患者这事来说。

大量患者把细辛当野菜误食后出现上吐下泻、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症状,紧急送医后,其中一例因为食用细辛量过大、中毒时间过长进而被转入重症医学科。

大家看这个案例,问题出在哪?

“细辛有毒!”
“都怪中医!”
“可怕!不能再吃中药了!”

怎么?

问题全出在细辛身上?

你指望细辛是大米饭,吃了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大米饭能治病救人吗?

那些中医黑眼里“没毒的药”,就能和大米饭一个吃法了?

你把细辛换成任何一味药,都是这个结果。

师兄就好奇,怎么这事换成细辛,就全成细辛和中医的错了?

把问题全推到细辛和中医身上,那就别怪师兄要以笔做矛,替细辛喊冤了。

这件事直接证明了,有太多人在认不清事实的基础上就开始批判细辛,黑中医。

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

师兄认为真的有必要说一说了。

细辛有巨毒这个结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相传在宋朝时,有一个犯人自杀,看守的进去之后发现犯人身旁放着一些药,经他鉴定后认为是细辛粉,后世就开始流传“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的说法。

到现在,细辛不过钱逐渐成了中医界的一条铁律。

师兄诚心发问,各位医友是否听说过大量用细辛治病救人的案例?

你也得诚心回答,这个确实是有的,甚至不少。

在我们经方中,细辛更是15g起步,各位医友听说过有谁因此中毒吗?

没有。

那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有的人用一点儿细辛就中毒,有的人大量用细辛却能救命呢?

没错,用好了就能救命,用不好就能害人。

这是细辛的特点,也是一些中药的特点。

因为我们用的正是药的毒性!

毒性即偏性,用药的偏性去纠正我们身体阴阳的偏差,来达到整体的平衡。

这个纠偏的力度就需要细辛这样的药来达到,而不是温和又安全的大米饭。

然后再经过合理的炮制、配伍,比如把细辛和甘草放在一起煎服,一定时间后它的毒性就会被大大削减,就可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除了这个问题,还有人说细辛中含有毒成分黄樟醚。

这个问题各位医友怎么看待?

但凡你不是中医小白,你就知道中医从来不以成分论药性毒性。

这是拿西医的标准来看待中医,就好比一个从不喝热水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你问他:你怎么不喝热水啊?别喝凉水了,喝多了会丢了小命!

更何况,即使你以西医的成分论看细辛,认为它含xx有毒成分,但只要合理配伍、煎到一定时间,细辛中的“有毒成分”黄樟醚含量就不足以引起毒害。

吾日三省吾身:明白否?脸疼否?童言无忌否?

细辛之所以迟迟无法正名,和你有关否?

正确看待细辛,是每一个中医人以及中医爱好者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师兄就来替细辛正一把名。

细辛,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细辛,气味辛、温、无毒。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延年。”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应用细辛的方剂有20首之多,例如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其用量多为3两,也并未明言任何禁忌。

经方大家胡希恕老先生说过:“把这个细辛规定不能过钱,过钱这能把人憋死,真是瞎说,我用这个份量都是普通,常用。我这岁数也算不小了,我没有遇到过这个麻烦,尽管用,准没错。”

了解了以上,再看xx患者因头痛、牙痛在多少分钟之内服细辛15g止痛,服药后出现呕吐、烦躁、呼吸急促的医案,你就知道,药能救人,也能伤人。

就像齐天大圣孙悟空,有了唐僧的点拨和牵制,它就能成佛。

没有,它就能扰乱三界,大闹天宫。

用药同理,到底是救人还是伤人,在于用药的人,而非药本身。

我们守正的医生开过许多汤药,尤其是最近,其中很多都有细辛。

现在天气变化大,很多人就开始手脚冰凉了

我们有位同事,特别怕冷,怕到什么程度?

早秋的青岛,中午还挺热的,大家基本就把薄外套脱下来,穿个t恤,这位同事,手里抱着保温杯,腿上放着热水袋,身上穿着羽绒服,里面还套着个毛衣。

一问,这孩子竟然打小就这样,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

在我们中医上,这就是体内寒气太重,损伤了阳气。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非常有效,但切记用药要在专业经方中医辨证后进行。

有效在哪?

细辛在里面起了大作用!

原方:当归三两,桂枝三两,白芍三两,细辛三两,炙甘草二两,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

参考剂量:
按照1两=15g:
当归45g 桂枝45g 白芍45g 细辛45g 炙甘草30g 通草30克 大枣25枚

其中当归补血,通草通利血脉,内补血气。

细辛大温,破半表半里的寒。

师兄多次说过,我们体内的寒多是半表半里的寒,因此细辛破的是我们全身的寒!

不加细辛,这个方就像一个完整的人缺了一条腿,压根站不住!

后来我们就给这位同事开了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剂量更是用到了45g。

坚持一段时间调理之后,有一年冬天,办公室里开着空调,加上北方有地暖,很多同事都嫌热,只穿着一件毛衣。

要是以前,这位同事肯定是羽绒服加围巾帽子把自己包成个粽子,但那次,她却破天荒的把外套脱了下来!

大家伙颇为震惊,仔细一看,她额头上竟还有细细的一层汗珠!

同事更是哆嗦着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直言:真是活久见!

“守正学堂竟然敢开15g的细辛!”

这样的话从师兄来守正那一天就开始听,一直听到现在。

本以为越往前走,对细辛抱有偏见的人会越来越少。

没想到事实却完全相反。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酵,越来越多宣扬细辛不过钱的朋友,把我们骂的那叫一个狗血淋头。

起初我们试图回应过,其实到现在我们也在不停的回应。

但最终我们发现,改变偏见这事儿,比治病救人还要难。

改变人心底的固有看法,更是难于登天。

但不能因为这事儿难,我们就不去做了,不是吗?

如果我有幸能让你看到这篇文章,如果你对细辛、对中医依然抱有偏见.....

那么我请你花几分钟认真读读我说的话,思考一下是否有道理。

因为你的看法有可能改变更多人对细辛、对中医的看法。

这对你我来说都很重要。

共勉。

今日互动

#你改变对细辛的看法了吗?#

—The End—
你可能还想看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
非中医专业人士以及没有医生指导的人士请勿试药
请转发这篇文章给他人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