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春捂秋冻”成为热点话题的时刻来啦!

“春捂秋冻”成为热点话题的时刻来啦!
初春乍暖还寒——雨水节气之后,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回暖啦,早晚和中午的温差也慢慢变大了。

面对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及较大的温差,咱们要按老话”春捂秋冻“哦!

古人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今天小编告诉大家,春捂并不是说穿的越多越好,捂是有讲究的。

春捂秋冻的最佳时机

很多朋友会经常看天气预报,就怕哪天大风降温冻坏身体。其实,小编想告诉各位,并不是降温当天穿得多才对哦!应当在温度降低的前1-2天就逐渐捂起来,这样就可以完胜冷空气的袭击啦!不过,这还要劳烦各位多查看未来几日的天气预报哦!

春捂有啥讲究?

春捂讲究“上薄下厚”

人们下身的血液循环相对上身来说较差,更容易受到寒流的侵袭,孩子也是一样。咱们身体的心脏就像一个小太阳,双腿是距离小太阳最远的地方,所以下身一定要注意保暖。

要秉承着“三暖二凉”的原则,具体是哪儿凉哪儿暖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三暖
①脚丫暖

大家都知道受凉后泡泡脚会很舒服,只有脚暖和了,才能让身体也温暖起来。

②肚子暖
肚脐如果受凉的话就会伤害到脾胃功能,引起腹泻和腹痛,十分煎熬。

③后背暖
孩子的背部保暖好了可以减少感冒发烧的几率。但是也不要穿多了,如果穿的太多的话后背会呼呼的出汗,这样反而容易招风,发生感冒。

二凉
①脑袋凉
头为诸阳之会,本身阳气足,如果头部捂的太热,脑瓜不会神清气爽哦!

②心胸凉
不要穿过于厚重的衣服,太沉太热都会造成胸闷气短的症状。

受凉感冒了怎么办?

最近好多人都有感冒的迹象,这个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近2000年以前的古人可以让感冒等疾病“覆杯即愈”,源自他们对中医药体系的熟练应用,如下是由经方化裁而来的感冒基础方,可据家人具体症状抓药。

基础方:

葛根60g 麻黄30g 桂枝45g 白芍45g 生姜45g 炙甘草30g 大枣12枚 干姜60g 附子20g
以下为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加减:
1.嗓子痒、咳嗽:
加麦冬45g 五味子20g
2.黄鼻涕:
加黄芩45g
3.黄痰:
加瓜蒌30g
4.白痰:
加半夏15g
5.偏头疼:
加柴胡30g 黄芩45g 川芎45g

熬服方法:
药材倒入锅中,第一次煎药时间为大火烧开,小火煎50分钟,倒出药液。
将剩下的药材再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煎30分钟,倒出药液。
熬药过程中如果水少了,可以加入热水煎煮。
将两次的药液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后分成两份,一次喝一份,早一次晚一次或者中午一次,晚上一次,饭后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服用。喝之前热透。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