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湖南长沙针灸学习分享 / 正文

西北针王”郑魁山妙用针灸针刺合谷治大病

合谷穴,有取清走衰,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在临床上常用来治头、面各症,是齿、眼、喉咙(咽喉)等症之特效穴。本文列举“西北针王”“中国针灸当代针法研究之父”郑魁山妙用合谷治病的经验,助您对合谷穴的更深印象。 一、基础知识 【穴名释义】肉之大会为谷。穴当手拇指、食指肌肉联合处;二指分开时,该处凹陷,形似深谷。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又名虎口。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失音,鼻衄,齿痛,口眼歪斜,耳鸣,耳聋,痄腮;②热病,无汗,多汗;③经闭,滞产;④腹痛,便秘;⑤上肢不遂。 【操作】直刺0.5~l寸。可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 【古代文献摘录】 《针灸大成·大肠主肺客》:阳明大肠侠鼻孔,面痛齿疼腮颊肿,生疾目黄口亦干,鼻流清涕及血涌,喉痹肩前痛莫当,大指次指为一统,合谷列缺取为奇,二穴针之居病总。 《针灸大全·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合谷在虎口,两指歧骨间,头痛并面肿,疟疾热还寒,齿龋鼻衄血,口噤不开言,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 《医宗金鉴》:合谷主治破伤风,痹痛筋急针止疼,兼治头上诸般病,水肿产难小儿惊。 《针灸大全》:面口合谷收。 《肘后歌》:口噤眼合药不下,合谷一针效甚奇。 《玉龙歌》;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玉龙歌》: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席弘赋》:睛明治眼未效时,合谷光明安可缺。 《百症赋》: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 《胜玉歌》:两手酸疼难执物,曲池合谷共肩髃。 《席弘赋》: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 《针灸大成》:少汗,先补合谷,次泻复溜;多汗,先泻合谷,次补复溜。 《肘后歌》:当汗不汗合谷泻,自汗发黄复溜凭。 《玉龙歌》:无汗伤寒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若然六脉皆微细,金针一补脉还浮。 《圣惠方》:皮肤枷疥,遍身风疹。 《席弘赋》:冷嗽先宜补合谷,却须针泻三阴交。 二、验案举隅 郑魁山医案 患者,男,2岁。 其母代诉:患儿感冒高热、咳嗽两天后,突然四肢抽搐,持续不已已半天。 检查:体温40.1℃,神志昏迷,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颈项强直,四肢抽搐,口唇和三关纹青紫。 证系外感实邪,入内化火,热极化风。 采用驱邪清热、开窍醒神、息风镇痉之法治之。 先针水沟,向鼻中隔斜刺,以泪出为度;针合谷,向第一、二掌骨之间斜刺;配风府、大椎、后溪、申脉,用泻法;十宣、大敦点刺出血。针后抽搐停止,观察两小时,未抽搐,体温降至38℃。为巩固疗效,每日1次,连续针治3天未再抽搐,体温降至正常。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郑魁山》 【医家简介】 郑魁山(1918—2010),河北省安国县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被评为“甘肃省首届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生于针灸世家,为家中长子,10岁跟随曾祖父郑云祥学习中医,15岁时跟随父亲郑毓琳学习针灸,白天跟随父亲出诊,晚上攻读医籍与针灸名著。他学习刻苦,勤于钻研,20岁时出师,成为郑氏神针第四代传人。他创始了郑氏针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针刺治病八法”和“热补法”“凉透法”“温通法”“关闭法”“穿胛热”“过眼热”等特殊针刺方法,并将之应用于针灸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之中,因此他被称为“西北针王”“中国针灸当代针法研究之父”。 【按语】 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表现为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大多由外感风寒入里化热,热邪引动肝风所致,当治以清热、开窍、息风。 郑魁山经验:运用水沟配合合谷穴治疗小儿惊风。水沟可醒脑开窍,为急救之要穴;合谷穴位于虎口,为人身气血之大关,可息风镇痉、醒脑开窍,治疗小儿惊风。刺法:水沟针尖向上斜刺;合谷由虎口赤白肉际向上斜刺,至两掌骨间,使针感向上传导。 版权声明 ღ本文选自《针灸名家取穴验案精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殷振瑾编著)一书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