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湖南长沙针灸学习分享 / 正文

针灸经典临床辨证取穴配穴方法-程莘农

国医大师程莘农从医70余载,始终牢记医生之天职,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无论是从事科研还是教学,都始终坚持临床医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形成了自己独具的诊治特色,也创新了中医针灸对许多疑难病症的诊治思路。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篇程老临床辨证取穴特点方略,希望对大家能有所裨益哦!   程莘农认为针灸疗疾,虽不同于药物,但选穴处方和施术手法同样离不开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在辨证方面,程莘农尤其重视据证选穴、压痛选穴、病证结合选穴、原络配穴、俞募配穴等。 1. 据证选穴据证选穴,即审证选穴,是程莘农临床诊治经验的结晶。他指出,只要证穴相宜,治疗常获良效。他在临床上总结了许多据证选穴的经验。如“一窍开,百窍开,窍闭不开取百会”“大凡风证取风池”“迎风流泪,目闭不利取睛明”“头目昏涨取攒竹”“口苦取阳陵泉,口臭取大陵”“痰中带血取尺泽”“小儿弄舌取手三里”“经络闭阻,不通而痛,上肢疼痛取合谷、外关”“下肢疼痛取昆仑、悬钟”“周身疼痛取曲池、大包”“镇痛诸穴,刺宜泻法”“筋脉失其气血濡润则挛急,四肢拘挛取尺泽、曲泉、阳陵泉”“手足震颤取手三里、足三里”“足跟疼痛取大钟”“皮肤瘙痒取曲池、血海”“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合谷调气,太冲和血,调和气血取合谷、太冲”“足三里补气,三阴交益血,补益气血取足三里、三阴交”“脾约便秘取大横”“阳虚自汗取内关、足三里以益气固表,阴虚盗汗取内关、复溜以敛阴止汗”“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指趾麻木系中风先兆,上肢麻木取外关、后溪,下肢麻木取中渎、悬钟”“尿检化验出现红细胞取血海,出现白细胞取大椎、足三里,出现蛋白取阴陵泉、三阴交”。 2. 压痛选穴程莘农认为,中医从古到今对疼痛的认识都比较直观,主要指症状而言,常把身体内外产生的一种难以忍受的苦楚称作疼痛,虽然有各种不同证型的疼痛,但通称为痛症。针灸治疗疼痛优势明显,除各种急性疼痛外,临床还主要用于急性组织损伤消退后的持续性疼痛,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多见于某脏器或某一处软组织慢性劳损性疾病。程莘农认为这些慢性疼痛多数本身就是主症,也是一种疾病,如关节痛、颈肩痛、腰腿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 (1)按压痛部位局部选穴对于疼痛,程莘农按照《黄帝内经》中“以痛为腧”和“在分肉之间痛而刺之”的规律,常常采用压痛选穴法,分穴位压痛选穴和非穴位压痛选穴,前者常用的有募穴、背俞穴及四肢的穴位,如胃痛胃的募穴中脘穴有压痛,胸痹在心的背俞穴心俞有压痛,阑尾炎常在阑尾穴有压痛,等等;后者又称阿是穴选穴,即压痛点既是穴位,也是有效的治疗点,广泛用于扭伤、痹证、落枕等病。 (2)按压痛部位循经选穴程莘农认为,诊治痛症时首先应根据疼痛部位判断属于哪一个经络或脏腑,“经络所通,病候所在,主治所及”。各经脉病候与其经脉循行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准确掌握了经络循行,病候归经,才能正确辨证,辨别归经。通过分析,判断病在何经、何脏(腑),然后再据此进行治疗。进行经络辨证时,除应重视十二经病候规律外,还应注意经脉循行部位或所支配部位的病变,尤其是局部的疼痛、麻木等感觉变化和拘挛、屈伸活动、转侧受限等功能障碍,如脾经通过腹部,故腹部胀满疼痛属脾,多取三阴交穴;前头痛属阳明经,多取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偏头痛属少阳经,多取手少阳三焦经外关穴;头顶痛属厥阴经,多取足厥阴肝经太冲穴;等等,都是依据经脉循行路线进行经络辨证。 3. 病证结合选穴程莘农始终主张将辨证与辨病有机结合起来,临床上首先要做到病证相参,然后再选穴治病。如中风急症昏迷不省,选人中、内关、极泉、足三里、三阴交,益阴扶阳,醒脑开窍,人中刺法需令患者泪出,极泉刺法至肢体活动效佳;口眼斜取睛明、四白、地仓、颊车;胸痹取内关、膻中,振奋心阳,宣畅气机;癫狂取大陵、神门、内关、百会、四神聪,安心宁神,开窍益智;胃脘痛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宽胸降逆,和胃止痛;单腹胀取气海、公孙、足三里,健脾理气,散痞消胀;消渴取然谷、肾俞、三阴交,益肾以生津;泄泻取天枢、中脘、足三里,振奋脾阳,健运止泻;疝气取关元、足五里、曲泉、太冲,疏肝理气止痛;痿证取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配筋会阳陵泉、髓会悬钟,通调经气,补养气血,濡润筋骨,本证疗程较长,同时配合皮肤针辅助治疗,上肢痿证沿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轻打叩刺,下肢痿证沿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轻打叩刺;癔症性瘫痪取足跟赤白肉际足心部,刺法透向涌泉,每收立竿见影之效;流感、猩红热、肺结核取大椎,大椎为诸阳之会,杀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为临床常用穴位;上睑下垂取阳白、头临泣、阴陵泉、三阴交;青少年近视取风池、睛明、四白、合谷、光明、三阴交、太冲;老年性白内障取四白、养老、曲池、太冲;鼻渊取迎香、上星、通天、列缺、合谷,宣肺清热通窍;偏头痛取头维、太阳、率谷、足临泣,疏解少阳,活络止痛。 4. 原络配穴原络配穴又叫主客配穴法,原则是以脏腑经络表里关系为依据,通过以先病脏腑为主,取其经之原穴,后病脏腑为客,取其相表里经之络穴,来运用治病的。如肺经先病,大肠经后病,则肺经为主,取原穴太渊,大肠经为客,取络穴偏历。反之,大肠经先病,肺经后病,则大肠为主,取原穴合谷,肺经为客,取络穴列缺。 程莘农认为,原络配穴的方法在临床中可以不必拘泥于原本主客、原络的含义,需要灵活运用,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当表经有病,可以取里经的腧穴治疗;里经有病也可以取表经的腧穴治疗。临床诊疗中,如消渴病可取肾经然谷与膀胱经肾俞;虚劳盗汗可取心经阴都与小肠经后溪;咽喉肿痛可取肺经少商与大肠经合谷。除此之外,程莘农临床中也常善用奇经八脉中阴阳相济的配穴方法,如足内外翻、失眠可取阳申脉与阴照海以治,阳痿可取任脉关元与督脉命门以治。总之,人体中阴经与阳经,只有阴阳相济,才能气血运行,只有阴阳相贯,方能如环无端。在配穴中,或脏病治腑,或腑病治脏;或引阴气注阳经,或引阳气以充阴经,往往都是通过原络配穴法来实现的。 5. 俞募配穴程莘农认为,俞募配穴的基本原则是“从阴行阳,以阳行阴”。俞穴是经气输转之部位,募穴是经气聚结之处所。临证中,凡是某一脏腑有病,即可同时取对应的背俞穴和募穴进行治疗,如胃病常取背部的胃俞、腹部的中脘,膀胱有病常取骶部的膀胱俞、少腹部的中极,等等。除此之外,程莘农还认为,俞募配穴的应用,除了能直接治疗脏腑本身的疾病外,还可以间接治疗在病理上与内脏器官相关联的疾患,且在临床中应用亦较为广泛,例如肝开窍于目,治目疾可以取肝俞;肾开窍于耳,治肾虚耳聋可以取肾俞;取太阳配风池可治头风痛;廉泉配哑门可治中风失语;璇玑配大椎可治哮喘;关元配命门可治遗精、阳痿;归来配次髎可治妇女痛经;等等,这些程莘农的临证经验,都是由俞募配穴的原则衍化而来。然而临床中俞募配穴法治疗所需时间较长,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程莘农也常采取背俞穴或募穴施以快针的方法,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