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家畏如猛虎的细辛,温脏寒有奇效,但需注意这一点
现代教材越来越“畏细辛如虎”。如《中药学讲义》第1 版、第2 版教材定细辛用量为2.5~10g。
《中药学》第4 版定为5g,第5 版定为3g。
以至于2000 年药典规定:细辛用量为1~3g,成了地道的“不过钱”。
考“细辛不过钱”之说最早源于宋代陈承《本草别说》,其曰:“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用即气闷塞不通者死。”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述曰“( 承曰)细辛非华阴者不得为真,若单用末,不可过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并将“半钱匕”改成“钱”。以宋明时期度量衡来计算,“钱”约合现在的3g。
细辛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君药120 种内,虽未言用量,但可“久服”。继此以降,善用细辛者,张仲景实为翘楚。观仲景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应用细辛22 处17 个处方,其用量以三两为多见。虽然对汉代剂量的考证至今仍争论不休,有一两约为3g、5g、15g之别,但即使按《伤寒论讲义》中的一两折合一钱(3g),“三两”折来也大约要9g。目前来说,大多医家也都支持这种换算,郭子光在《伤寒论汤证新编》、王占玺在《张仲景药法研究》、焦树德在《用药心得十讲》中都采用了这样种折算方式。
据关庆增等对243 例使用乌梅汤病案的药量统计,细辛最大用量为15g,作用为温“脏寒”;对使用小青龙汤治疗的医案350 例资料统计,细辛的最大用量为40g,取其温肺散寒、涤痰化饮;对315 例使用麻黄细辛附子汤病案的统计表示,细辛的最大用量为30g,以使寒邪外出、通彻表里、温经散寒。在这些方剂中,统计资料又显示细辛的常规用量多为3~9g。
现代药理表明细辛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它的挥发油,大剂量的挥发油可使动物呈兴奋,继而出现麻痹,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逐渐减弱,反射消失,终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这种挥发油的含量取决于细辛的剂型,如细辛散剂在4~5g 时就使人产生胸闷恶心等不良反应;溶剂类型,如醇浸出剂的毒性明显高于水煎剂;水煎剂时取决于细辛的煎煮时间,如细辛煎煮30 分钟之后,其毒性成分黄樟醚的含量己不足以引起中毒反应;另外还有细辛的用药部位。
《本草纲目》言细辛因根细味极辛而得名,并指明但以根为入药部位。但是,据《中药大辞典》《中药学》第7 版,现代细辛的入药部位已变为全草。药理研究表明:细辛的叶与根,挥发油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古今细辛已不可同日而语。继续照搬“细辛不过钱”显然不合情理。进一步分析陈承的原意,可理解为单用细辛根粉末一次的用量,如果不论单方还是复方、入汤剂还是散剂、煎煮时间的长短等,而一味地将细辛用量限制在一钱之内,就是对“细辛不过钱”的一种误解。
笔者认为还有几点值考虑:现代的野生细辛地道药材少见,种植的细辛全草药材据抽样调查大多是“叶全而根残”,其挥发油成分必然明显偏低;现代人的营养、体质、寿命较古人要明显超越,接触各类药物的机会也多于古代人,因此对药物的耐受力也偏强;复方时煎煮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使细辛的挥发油成分遭到破坏。因此,笔者于临床中,恒用细辛10~15g 于水煎剂中(50分钟以上),治愈各种风湿病、头痛、三叉神经痛、咳喘、鼻炎等患者数百例,疗效卓著而未见有一例出现不良反应的。因此,大量的事实说明,在现实条件下,以细辛3g 入复方,实为“隔靴搔痒”,药不能尽病而反令细辛倍受责难。所以,入水煎剂细辛的常用量当以10~15g 为宜。至于单用散剂,“细辛不过钱”仍可为是。
本文摘自《外感热病发微》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外感热病发微》,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发热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书试图从伤寒、温病学说的传变规律中发现其共同性和普遍性,温病有纵横辨证,同样伤寒亦有纵横辨证,既可六经由表入里横向传变,也可三焦由上至下纵向辨证。此外,书中列举病案以说明临床寒温融合治疗发热性疾病。
作者简介
白长川,大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潜心于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及各科发热性疾病;尤精于从仲景脾胃学说论治各科慢性疾病,如消化系统常见病及功能性胃肠病,心脑血管病,肾炎肾衰,风湿免疫病,肿瘤热等。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外感热病发微》,作者:白长川。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热病治疗代表方(上)——伤寒辛温三方
● 中风急救用这个药,准备好见证奇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