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问题知多少
月经不调 问题知多少
南方医科大学 /许桐 廖华君
月经不调的问题在女性月经疾病中占据着很大的位置。许多女性患者在就诊时会被告知“月经不调”,“月经不调”一词也日渐成为大家求医问药或者网络检索的常用词语。那么,对于月经不调,你了解多少呢?什么是月经不调,它分为几种情况呢?
月经是指周期性、规律性胞宫出血,月经不调则是月经的周期性与规律性被打破,出现月经经期、周期、经量、经色、经质、气味的异常。月经不调分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
如果能从概念的角度来真正区分清楚这些疾病,是有助于女性朋友简单认识自己的月经问题的。
月经先期
1
月经周期提前7天或以上,且持续两个周期及以上,亦称为“经期超前”或“经早”。
月经周期提前少于7天或偶然发生1次不属于病态。
月经后期
2
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甚至错后至3~5个月一行,但经期正常,亦称为“经期错后”“经迟”,严重者可发展为闭经。
月经周期推后少于7天或偶发1次不属于病态。
月经先后无定期
3
月经周期或提前或推后1~2周。
月经过多
4
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多于既往,且持续两个周期及以上。
月经过少
5
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明显少于既往,经期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连续两个周期及以上。
经期延长
6
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超过了7天以上,甚或2周方净,连续两个周期及以上。
经间期出血
7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在两次月经间排卵之时,发生周期性出血。
崩漏
8
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
若经期延长达2周以上,也属于崩漏范围。
闭经
9
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来潮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前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后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妊娠期、哺乳期或绝经期月经停闭属生理现象,少女初潮2年内偶尔出现月经停闭也属正常现象。
《黄帝内经》中记载女子以七为期,“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中医认为,女性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肾气不断充盛,在肾气的作用下,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生殖作用的“天癸”逐渐形成,气血下注于胞宫,月经由此形成。
在这一生理过程中,诸多因素会导致月经不调的发生,从中医角度讲主要有:
外感邪气
1
例如女性没有注意保暖而感受了风寒邪气,而寒邪凝滞就会导致气血阻滞于胞宫,新血不生,发生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等问题。
内伤七情
2
女性在情绪上多有易怒、易思、易恐等问题。怒为肝所主,思为脾所主,恐为肾所主,所以女性如果情绪失调过久,就会导致肝、脾、肾功能障碍。而肝主藏血,脾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肾为先天之本促进天癸的形成,肝、脾、肾的生理功能与月经的产生及是否按时而下有密切的关系。女性会因为情绪失调而发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等问题。
3.饮食因素
3
现代人平日容易过食辛辣油腻的食物,但对于女性来说,这其实会导致内郁化火。火邪灼炼体内津液,则导致经血质地浓稠。火邪下迫胞宫,迫血妄行,可能导致月经过多甚至崩漏的发生。
体质因素
4
中医将人体分为九种体质,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秉质。体质的不同,也会造成女性易发生的月经病不同。例如气虚质,女性平素体质虚弱,易于感受外邪,如果因调护不当感受风寒,阻滞气血运行,气虚则气血无从化生,便可引起月经过少。再如血瘀质,女子素体易产生瘀血,瘀血阻滞胞络,血不归经,发生月经过多的可能很大。
月经不调者应该如何调护?
女子以血为本,在发生月经不调时,要及时就医,辨证用药,此外还应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调护。
素体虚弱,多有头晕、腰酸、乏力、食欲不振、大便软烂的女性,可食用补血、补肾食品:红枣、阿胶、乌鸡、黑豆、黑米等。也可服用黄芪养血粥、当归牛肉汤进行调理。还需注意忌食寒凉、生冷、油腻的食物。
平素怕冷、怕吹风的女性,可采用腹部热敷疗法,用热水袋或热的中药包热敷治疗。
平时多有情绪失调,善叹气、乳房胀痛的女性,可适当练习瑜伽、打太极拳等,放松心情、调畅情志。
平时易上火,总出现口舌生疮、血压或血糖偏高、大便干燥、小便短黄等症状者,可服用生地黄粥、鲜荸荠汁等。
当代社会,月经不调的问题属于女性常见疾病,总体来讲,女性要注意预防和调护,积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科学健康饮食,注意经期的休息,保持身心健康,防患于未然。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许桐 廖华君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