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从一句评论,看很多人的认识误区和心理误区
有朋友把我的一些讲座发到喜马拉雅上,评论是有夸的,也有骂的,我都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唯独介绍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的那一讲,有人回复说:“呸!听听百家讲坛王孟英,他的生活非常富足?另,一个讲座,总卡壳,给听众什么印象?”
这个评论反应出的问题很多,我得逐字逐句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能来听这些中医讲座的人,都是有善根的,否则,人家根本不会来听。但这位老兄为什么一上来就重重地来一口“呸”呢?因为呀,初学中医的人,听了一点东西,觉得发现真理了,同时意识到自己以前受到的误导太多了,这时,他就难免急于批评他人,一方面释放胸中的怨气,另一方面重温一下手持真理的优越感和犀利感。这是初学中医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不要紧,以后学得多了,他会很平和的。当然,他也许要说:“我都学了三年了,怎么还是初学中医?”你瞧,老毛病又犯了不是?你以为三年有多久啊?
接着,他让我们“听听百家讲坛王孟英”,可见,他是认认真真听过这个的。但百家讲坛毕竟是一个针对大众的讲坛,还要考虑收视率,它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深入。所以,你除了听百家讲坛讲王孟英之外,还得去看看其他人如何讲王孟英,不要局限于百家讲坛,更不能看见别人讲的跟百家讲坛不一样,你就生气。人求偶之初,感情总是具有专一性、排他性的,找到一个女朋友,就情人眼里出西施,觉得只有自己女朋友好,别的女孩都不行;学习知识,尤其是学习自己热爱的某种知识,最初也会有这种心态,听百家讲坛讲王孟英,喜欢上了,就不允许别人讲的与这个不同。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但长远地讲,做学问不能有这种心态,否则,谈何勤求博采?因为,这种排他心态一方面是出于热情,另一方面这是出于惰性。思维活跃的人,最欢迎不同观点,从中可以比较、探讨,获得启发;思维有惰性的人,则惧怕不同观点,因为他不懂明辨,他们宁愿只有一个定论,看到不同观点他们就会起烦恼。
接下来,他反问:“他的生活非常富足?”这里面问题更大更多。首先,一个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变化的,有富足的时候,也有不富足的时候,你没法下定论。王孟英是一代名医,跟他交往的都是官宦之家,非富即贵,他的确有过一段非常富足的生活。否则,他的《随息居饮食谱》哪能罗列那么多山珍海味?因为他都吃过呀!你以为他是到处查资料抄袭来的么?那多可鄙呀!但因为当时闹了饥荒,他也确实挨过一段时间的饿,并且在挨饿中写出《随息居饮食谱》,这大概是百家讲坛中强调的,所以,这位老兄就坚信王孟英一生穷困潦倒了,这是断章取义。在世俗的思维中,富贵是人们羡慕的,又是人们仇视的;穷困是人们鄙视的,又是人们同情的。所以,人们见到别人穷困,就满心欢喜地同情一阵子,借此衬托一下自己的生活还凑合,平衡一下心理。于是,就有很多人借贫困去博取他人的同情。你在大学历史课堂上讲王孟英,那必须尽可能地客观,也就难免枯燥;但如果上百家讲坛,你就必须讲王孟英有多穷多穷,然后他还努力做学问、写书,这样才能把大家的眼泪说得稀里哗啦的。下次再听有人说王孟英曾经阔过,大家都不情愿了。
最后,责怪讲座卡壳,这也是内心焦躁的表现。我这个人,从小说话就结巴(顺便提一下,我正在写一篇回忆我从小到大的结巴经历的文章,写完了发出来博大家一笑),讲座卡壳,首先可能是我个人说话卡壳了,这一点只能求大家原谅;其次,还可能是设备的问题,我的电脑是2008年初买的,用了七年,耳机是2010年买某电器的时候人家送的,用了五年,现在已经破得不成样子,就是这个耳机,录下了大家能听到的我的所有讲座,它现在还在服役,每周yy讲课都在用。大家千万别同情我,我不是没钱买电脑和耳机,只是觉得它们用得还很顺手。当然,反映卡壳的人并不多,也可能是对方手机网络忽然变慢。总之,卡壳的时候,我们不能急,可以用来思考。昨天还有位朋友跟我说,最喜欢我讲课卡壳,因为我的语速比较快,有时候他的思维跟不上,我一卡壳,他就跟上来了。更妙的是,又一次卡了半天,大家都以为是自己电脑或网络出了问题,都在忙着问“怎么没声音”的时候,我幽幽来一句:“刚才没声音,是因为我没说话。”他正在喝一口水,忍不住笑,噗的一声就喷到键盘上了。这种心态,比起着急上火,也许更好些。
总之,这位老兄还是很关心我,怕我因为讲座卡壳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这是我非常感激的。不过,我真的不在于自己给别人什么印象,我只要做好我自己就行了。给别人的印象,肯定是有好有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又何必强求呢?我认为,总在乎别人的看法,而不提高自己,这也是很多人都有的一个精神误区。
卡壳,有人不喜欢,但也还是有人喜欢的。我讲课、写作,一是为了整理自己的学问和思维,企图通过各大家的交流,提高自己;二是为了传播中医,使真正想学点东西的有缘人能够受益。人以群分,同气相求,有缘则聚,缘尽则散,知音不求多,惟惜缘而已。
(定期吐槽,并非不吐不快,而是引以为戒。他人都是自己的影子,看到他人的不足,是为了提醒自己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