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专业组】郑燕鸿——我的中医药故事之不忘初心

【专业组】郑燕鸿——我的中医药故事之不忘初心
郑燕鸿——我的中医药故事之不忘初心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
车轮也要前进;
即使江河波涛汹涌,
船只也要航行;
即使生活诱惑不断,
我也要初心不变,
奋力前进。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它是一直活在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它不像我们说到的有些传统文化,你只能在博物馆才能看见。中医药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国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面对这么伟大的传统,中医药的发展是继承更重要还是创新更重要?其实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德”,一份初心。

2018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举行,“答好中医药问卷”是我们中医药人的共同目标。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要不断继承和创新。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那继承是继承什么?是继承它的文化、精神、质量;创新是什么?是发展,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我是一名中药调剂者,在这两年工作时间里,从最初的认药、认处方,到最后手握一称。现在虽说每天要反复进行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这五大程序,每周要制订中药计划,看似简单、无聊的工作,在一名中药爱好者眼里却是那么神圣、无价、有趣。“手握一称,心记使命”,对待每一张处方,每一味中药我都准确计量,学习西药的“四查十对”,检查有无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以及毒性药品有无超过最大剂量等;保证质量,比如阿胶,要东阿的,枸杞要宁夏的,三七要云南的,而这些细节使我的生活和工作一样严谨,时刻把握好手中的称,心里的平衡。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中药的炮制虽然繁琐,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偷工,中药的品种虽然贵重,但是我们一定不能省料。现在一些调剂者,或为了方便,或凭借手感好,不按照“等量递减,逐剂复戥”原则调配,凭主观臆测任意估量分剂或抓配,这是对中药文化的玷污,对患者的不负责,更是对自己工作的蔑视。

我们中药工作面对的是什么?并不是一般群众,中药店也并不是副食商店、百货公司,我们中药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它面对的是顾客,是患者,目的不仅仅是缓解疼痛,更是抢救生命。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就是对工作的“德”,对工作的尊敬。

可是呢,很多人用各种伪品,劣质品代替东阿阿胶,用家种枸杞代替宁夏枸杞等,就是因为进价低,售价高,赚取中间差价,或者调配过程中遇见名贵中药则空减剂量,将多出的部分收入囊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试问这些人:你们良心过得去吗?

中药是神圣之品,是救人之物。我们不能因外界的任何诱惑、利益而迷失方向,失去重心。面对现在的快节奏生活,中医中药逐渐被西药代替,什么携带不方便,疗效慢,可是中药几千年你们听说过中药导致的超级细菌吗?中医药讲究的是未病先防,标本同治,我们不能因为西药的快速或者方便而忘却几千年的文化,我们需要中西结合,带动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药品质量,大胆创新。

热爱中医药事业,恪守职业道德,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下去,做好自己分内事,尽好自己应尽的责任,调整好心中的“秤”,不后悔,不气馁,中医药的明天必定更加辉煌。

【“我的中医药故事”有奖征文活动专业组复赛作品。作者:郑燕鸿。编辑整理。】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