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大便不成形多年,如何清内湿治疗?

大便不成形多年,如何清内湿治疗?
点击箭头处“”,哦!!

泄 泻 验 案

01

陈某,男,48岁,2013年5月14日初诊。

主诉:大便不成形1年。

现病史:患者近1年大便日行2次,质黏不成形,无肠鸣,有矢气,溲黄,纳可,口干不甚渴,口苦思凉,头部起小疖,腿凉,阴囊潮湿。体重80kg,身高180cm,超重5kg。2012年9月10日查胃镜示: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苔薄白,根厚,脉弦滑。

辨证:肝胆湿热,脾失健运。

治法:清肝利胆,健脾化湿。

处方:
柴胡10g,枳实10g,赤芍10g,没药5g,金钱草40g,厚朴10g,郁金10g,黄芩10g,生苡仁30g,草决明30g,丹参20g,黄连6g。

6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症减,大便已成形,口干思冷饮,头部起小疖。苔薄黄根厚,脉弦滑。

处方:
莱菔子15g,黄连6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枳实15g,赤芍15g,没药5g,丹参20g,金钱草40g,厚朴10g,郁金15g,黄芩10g,草决明50g。

10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大便成形,日一行,头部小疖好转。苔薄白,脉弦滑。已无其他不适。

按 语

患者以大便质黏不成形为主症,病属中医学“泄泻”范畴。

患者肝气不疏,木克脾土,则健运失常,升降失调,清阳不升,水湿不化,故便不成形,时有矢气;湿阻气滞日久,郁而化热,蕴于肝胆,其热上炎,故见口干苦思凉,头起小疖;湿热循经注于下焦,故见溲黄,阴囊潮湿。苔薄白,根厚,脉弦滑,为脾失健运、蕴生痰湿之象。

综观诸症,辨证为肝胆湿热,脾失健运,治以清肝利胆,健脾化湿。

方中:柴胡、枳实、厚朴、郁金疏肝理气;赤芍、没药、丹参凉血活血散瘀,以助肝气条达;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坚阴止利;金钱草、草决明、生苡仁清热利湿,使水湿得以从小便而出。

服药6剂后二诊,大便已成形,仍思冷饮,头部起小疖,苔薄黄根厚,脉弦滑,是肝之疏泄功能好转,脾气得以健运,湿邪减而热仍未清,故以前方去柴胡、生苡仁,增加草决明用量,加金银花、蒲公英,以增强清热之力;莱菔子消食降气,有利于中焦气机运转顺畅。继服10剂,诸症好转。

02

杨某,男,53岁,2018年6月13日初诊。

主诉:反复腹泻、腹痛30年。

现病史:近30年来反复腹痛、腹泻,每1~2周发作1次,与情绪变化相关,多于焦虑紧张时发作,腹痛即泻,泻下急迫,无脓血黏液便,泻后乏力。曾行肠镜检查提示:肠息肉,已钳除。平素偶有脘胀,口苦,食欲尚可,不思冷饮,四肢时有瘙痒,搔抓后有液体渗出,入睡难,眠浅多梦,易急躁,夜尿2~3次,大便溏,矢气臭。苔薄黄根厚腻,舌下脉络瘀暗较重,脉弦滑。

辨证:脾虚肝旺,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健脾。

处方:
柴胡20g,杏仁10g,生苡仁30g,厚朴10g,藿香10g,法半夏6g,滑石20g,焦槟榔15g,乌梅10g,生山楂15g,黄芩6g,金钱草60g,丹参20g,泽兰20g,白芍30g,炒栀子6g,淡豆豉6g。

14剂,水煎服,日1剂。

嘱清淡饮食,禁肥甘厚味之品及热性水果,多咀嚼,七分饱。

二诊:服药后未再出现腹泻,腹痛2次,程度较前明显减轻,口苦改善,急躁易怒未作。入睡困难,皮肤瘙痒,大便成形。苔薄黄边腻,舌下脉络瘀暗较重,脉弦滑。

处方:
柴胡20g,杏仁10g,生苡仁30g,厚朴10g,法半夏6g,滑石20g,焦山楂15g,乌梅10g,金钱草80g,丹参30g,泽兰30g,赤芍10g,苦参6g,土茯苓30g,生山楂15g。

14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因工作忙停药半个月,现口干苦,偶有腹痛隐隐,手部湿痒,纳可,睡眠可,大便每日一行、成形。苔薄黄根稍厚,舌下脉络瘀暗,脉弦滑。

处方:
柴胡15g,乌梅10g,生山楂20g,焦槟榔15g,木香5g,没药5g,金钱草80g,丹参30g,麦冬20g,法半夏6g,土茯苓50g,苦参6g,泽兰30g,玫瑰花10g,炒内金20g。

14剂,水煎服,日1剂。

四诊:口渴,偶有腹痛隐隐,手部湿痒,纳可,睡眠可,大便正常,小便调。苔薄黄根厚腻,舌下脉络瘀暗,脉弦滑。

处方:
乌梅10g,生山楂20g,焦槟榔15g,草果6g,生大黄6g,没药5g,金钱草80g,丹参30g,厚朴10g,枳实10g,土茯苓50g,泽兰30g,玫瑰花10g,生内金15g。

14剂,水煎服,日1剂。

继续以上方加减调理3个月,配合清淡饮食,腹泻基本痊愈,手部湿痒明显改善。

按 语

患者平素性情易急躁,大便溏,属于脾虚肝旺体质。

肝气横逆乘脾,脾虚运化失司,则见腹痛即泻,每因焦虑紧张而发;脾失健运,精微不布,肢体失养,则见乏力;脾虚湿邪内生,蕴久生热,湿热阻遏气机,壅于三焦,则为脘胀口苦,皮肤瘙痒渗液,矢气臭秽;湿热内扰心神,则眠浅多梦;湿热内阻,气滞血瘀,则见舌下脉络瘀暗,苔黄根厚腻,脉弦滑。

初诊治以柴胡三仁汤加减。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

原方用白蔻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本例中因时值暑月用藿香替换白蔻,杏仁宣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生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从三焦分消湿热;用柴胡调畅肝气,清解郁热;滑石、黄芩、金钱草清肝胆湿热;法半夏、厚朴、焦槟榔行气化湿,导滞除满;炒栀子、淡豆豉清热除烦,改善睡眠;丹参清心除烦,活血凉血;白芍柔肝缓急;泽兰活血利水;生山楂活血消积;乌梅酸收,涩肠止泻,柔肝缓急。

全方合用,清三焦湿热,疏肝健脾。

二诊腹泻已愈,腹痛减轻,大便成形,情绪平稳,已无急躁易怒,故去炒栀子、淡豆豉,改白芍为赤芍,以凉血活血;用焦山楂以消积导滞;苦参、土茯苓燥湿清热,解毒止痒。

三诊时三焦湿热之征减轻,舌下脉络仍瘀暗,口干口苦,故去杏仁、生苡仁、滑石、黄芩、焦山楂,加没药、木香、玫瑰花以活血理气,炒内金消积导滞;麦冬养阴生津。

四诊大便已调,腹痛、湿疹减轻,去柴胡、木香、法半夏、苦参,用草果芳香化浊;合小承气汤荡涤胃肠积滞,清胃肠湿热,巩固疗效。

特别提示:
由于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本文选自《内湿证治辑要》,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王文友。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我为您点亮健康,您为我点亮【在看】~~~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