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气是什么?《中藏经》:“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顺阳者生,顺阴者死”。 “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 阳气主宰着人的生死。 阳气决定人的健康程度。 阳气是人体的动力! 阳气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 二、阳气不足的表现:怕冷、手脚冰凉、消化不良、精神不振、无精打采、舌淡而胖、或有齿痕、脉象沉细。 三、心阳不足的表现:胸部、心脏部位发凉,稍微劳累点就心慌、气短、情绪低落、不爱笑。 四、肝阳不足的表现:萎靡不振,没有生机,做事不积极,没有动力,处事犹豫不决。 五、脾阳不足的表现:食少腹胀,肚子发冷,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自我感觉压力大,爱胡思乱想,容易得忧郁症。 六、肺阳不足的表现:容易感冒,气喘,咳嗽,特别是顽固性咳嗽,哮喘久治不愈,爱哭,消极,做事没有魄力! 七、肾阳不足的表现:没有精神、面色发暗、性冷淡、手脚冰凉、腰以下发凉、小便多、夜尿尤其多、记忆力减退,做事喜欢半途而废。 八、阳气不足的原因: 1、笑、哭、走路、坐、躺、睡觉、说话、学习、吃饭等基础生活。这部分阳气的消耗任何人都无法避免(也是人一定会变老的原因)。 2、吃西瓜、喝冷饮、不节性生活、过度的压力、熬夜、愤怒悲伤等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及不良情绪等。这部分的消耗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现在人都无法控制自己。 3、汗蒸、泡澡、针灸、拔罐、过度运动、经常喝凉茶、吃药、打点滴等调理方法。在祛除人体垃圾、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同时也会加重阳气的消耗。 九、补阳的方法: 食用温补类食品、吃膏方、保持良好的心态、练瑜伽、打太极拳、良好的睡眠、经常艾灸等可以补充人体阳气。 如何艾灸补阳气?简单,灸五穴即可。 身体寒凉,在中医体质学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 当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体寒冷怕冷的症状,那么也是元气不足的典型表现。 中老年人出现的继发性怕冷疾病,那么一定与她所患的疾病有关,也就是阳气不足,身体虚弱,体内由于疾病而产生热量不够,久而久之也会导致阳虚。 一、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二、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三、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四、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临床上,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所以要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大椎和命门艾灸,补足督脉元阴元阳,补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五、神阙穴 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神阙(就是肚脐)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都说一灸神阙暖全身,灸神阙,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而且灸神阙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阙可以打通任脉。 五个穴位不用一次灸完,只要循环施灸即可。只要坚持在冬季艾灸这些穴位,就能彻底解决自己的寒凉体质,而且也能很好地补充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