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临,终于可以穿清爽的夏装了,但看着头顶那火红红的太阳,稍微多动一动就汗流浃背。许多人认为汗水黏黏的、有异味,还会弄脏衣服,出汗的时候人也不舒服,认为出汗是很不好的。所以很多人想方设法不出汗、少出汗,吹空调、不运动、用止汗露…… 那么出汗是好还是坏呢? 其实出汗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在夏天也是需要出汗的。其一方面,可以通过出汗带走身体的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另一方面,夏天湿气重,汗出可以带走体内的湿气及其他沉积的垃圾;更重要的是天热出汗也是身体顺应自然变化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当精神紧张或者运动时汗出也是会增加。但是当静坐时也汗流不止或是一入夜睡觉时就大汗淋漓,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是病态下的自汗盗汗了。因而适当的出汗是正常生理现象,而过多的出汗就要考虑是否存在内科疾病了。 几种常见病理出汗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头汗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汗出过多,来支招 在明确是否有内科疾病情况下,并接受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可以辅助按摩4个穴位,有助于止汗。平常汗多的人,也可照此按摩,防止过度出汗。 1 穴位一:合谷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操作:操作时用一手的大拇指来用力按揉对侧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2 穴位二:复溜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缘。 操作:与合谷穴结合操作,可先按重揉合谷穴2分钟,以感觉明显酸痛为度,再轻揉复溜2分钟。合谷穴要重点揉,复溜穴要轻揉(即合谷用补法复溜用泻法,起到止汗作用)。 3 穴位三:足三里 定位:小腿外侧,犊鼻(外膝眼)下3寸。 操作:拇指指面置于穴位上,先垂直向下按压,边按边揉,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5分钟。 4 穴位四:三阴交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操作:拇指指面置于穴位上,先垂直向下按压,边按边揉,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5分钟。 1497012592542611.jpg 此外,容易出汗、汗多过多也可能是体内湿气重造成,在饮食上应多吃有利湿作用的食物,如冬瓜、西瓜、赤小豆、绿豆、薏仁等都非常适合。这里介绍两款汤: 一 绿豆百合莲子汤 首先准备百合、绿豆、莲子、粳米、陈皮和白糖。先把百合洗干净后泡在水里三至四个小时,莲子用清水浸泡(记住要去掉莲心,不然会很苦),然后把绿豆和粳米分别清洗干净。在锅里面放入清水烧开之后,加入绿豆、莲子、粳米和陈皮,小火慢熬,等到粥熟了之后,再放入百合和白糖熬成粥。 功效:百合莲子绿豆粥具有滋补身体,清心除火去暑的作用。 二 黄芪红枣汤 黄芪15克、红枣20个,加适当的水,文火煮1小时左右熬成汤。 功效: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改善表虚的功效,而且性状温和,红枣益脾胃。此款汤效平缓,适合小宝宝由于身体虚弱出现盗汗严重者。 生活小贴士 因适当的汗出有助于排除毒素和阳气的舒展,建议每日于太阳较小时适当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不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记得及时补充淡盐温水; 出汗后宜擦干等汗收干后再洗澡,洗澡宜温水冲洗,如果用凉水洗,会导致毛孔收缩,洗完澡后反而觉得更燥热了;洗澡之后还要把衣服及时洗出来,以免遗留的汗液刺激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