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艾灸学习 / 正文

艾条的功效

艾条分为艾灸条、无烟艾条、有烟艾灸条、伍元素艾柱、环切艾灸条,艾条有温经散寒,行气血,逐寒湿的功效,艾条能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脘腹冷痛有作用,使用艾条要注意艾灸注意事项,温灸养生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特制成艾条,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滚动于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散发健康神采。 艾条的常用灸法 中医临床上的常用灸法: 用艾绒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穴道或患处熏灸,借助温热性和药物效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燥湿祛寒,回阳救逆,消肿散结,达到医治恶疾的目标。调护上常用的有艾条灸、艾柱灸及隔姜灸,隔蒜灸等,艾条保健时人体主要穴位: 1 腿部穴位 1、足三里:与穴时,由中膝眼背下量4横指,在腓骨取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便是。"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痛苦悲伤的时刻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辰要同时往上方用力;腹部正中呈现没有适,便需求"理中",只用往内按就好了;小腹正在肚背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圆用力,那叫"理下"。 2、腹溜穴:太溪穴上两寸。补肾益阳,温阳利火。主治泌尿死殖体系徐病:肾炎,睾丸炎,尿路传染;小女麻木后遗症,脊髓炎;别的:功用性质宫出血,腹膜炎,痔疮,腰肌劳益。 3、太溪穴:内踝前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面凸起处。当代经常使用于医治肾炎、膀胱炎、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牙龈炎、踝枢纽扭伤等。配大陵、神门、太冲、志室主治得眠;配尺泽、鱼际、孔最主治咯血;配气海、三阴交、志室主治滑精。 2 腹部穴位 1、肚脐:又称神厥穴。用盐把肚脐挖谦。然后把姜片用牙签戳成很多小洞揭在上里,用艾灸熏烤。它起到温中集冷天感化。 2、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即肚脐与闭元穴之间。主治绕脐腹痛,水肿饱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年夜便欠亨,泄痢不由,癃淋,遗尿,遗粗,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实惫,形体羸肥,四肢累力。妇科疾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收育不良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首要穴讲之一。痛,腹胀,呕顺,反胃,食不化;肠叫,鼓泻,便秘,便血,胁下脆痛;喘气不行,掉眠,净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大,子宫脱垂,荨麻疹,食品中毒。腰痛、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不正);配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百会穴治胃下垂。 3、关元穴:神厥穴下四指处,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熏染,功效性质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虚弱,晕厥,戚克等。并有强健感化。艾炷灸7-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3 背部穴位 1、风门穴:取穴时凡是采取正坐或俯卧姿式,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晨向大椎下的第2个凸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间,阁下各2厘米摆布的地方(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两处就是"风门穴"。风门穴的主治疾病为:伤风、颈椎痛、肩膀酸痛等。 2、大椎穴:现代常用于医治感冒、疟疾、颈椎病、痤疮、小儿跳舞病等。配直池、列缺、风门主治感冒;配后溪、间使主治疟疾。 艾条注意事项 1、无论是艾灸还是艾熏都要在气血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在实施之前要喝生姜红枣水;全身艾熏之前更是要喝生姜红枣桂圆羹(三片生姜、六粒红枣、六粒桂圆打成羹)。 2、大醉大怒大惊大喜过劳过饱情形禁灸。 3、如遇温度过高有热烫感,请及时停止或增加艾灸的距离,以免灼伤。 4、皮肤过敏者不宜艾灸。 5、防止晕灸。晕灸虽属罕见,但宜应注意。在艾灸中若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白等症状,是为晕灸,应立即停住施灸,开窗通风。 6、孕妇不宜艾灸;妇女月经期间不宜艾灸。 7、一些热性病,阴虚阳亢以及邪热内积的人不宜艾灸。 艾条的用法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医外治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温灸养生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特制成艾条,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滚动于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散发健康神采。配合能量释放按摩,按摩中着重全身各部位的协调,身体系统与精神意识的和谐,同时在人体的背部用中医刮痧、拔罐、舒经活络精油按摩方法,可疏通经络、淋巴排毒,以达到舒缓压力、放松神经、调节五脏六腑的效果。它能充分改善气滞血淤、肿胀酸麻,使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解除疲劳,享受轻松,达到内外和谐完美统一的最高境界。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逐疲;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温灸养生在美容方面有两大功效。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白嫩,延缓衰老。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艾条的用法:艾条灸简称艾灸,大致可分为穴位艾灸、局部艾熏和全身艾熏。施灸时离皮肤10~30mm,至皮肤温热发红。 1 穴位艾灸 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要灸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烧)、回旋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 2 全身艾熏 (1)全身熏艾条前要喝生姜红枣桂圆羹,以养生补阴。用3片生姜,10粒红枣(去核),10粒桂圆(去核),加水煮15分钟,倒入粉碎机打成糊状喝下。 (2)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软后备用。 (3)夏季用6~8根艾条(冬天用8~10根),捆成一排,点燃。 (4)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的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30~40分钟。 (5)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30分钟。 (6)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30~50下。 3 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 如痛经,用6根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 如小孩子遗尿,同时伴有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等症状,可以用1~2根艾条熏肚脐及周围,熏5~10分钟,然后再到背后熏脊柱及肾,可以补气、补肾、祛肾寒。 如有口臭,舌质暗紫或者舌苔发黑,说明脾胃寒气非常重并伴有经络淤阻,可以用3~5根艾条熏小腹到肚脐周围,每天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一周,口臭就会消失。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条从颈部风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钟左右。在艾熏时,一定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能受凉。 如腹部受凉、腹泻等,可以用几根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置,可以祛寒。 常用家庭温和灸方法 将艾条一端点燃,让燃端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温热。将艾条慢慢上提,距皮肤3~4厘米,保持不动。灸时,温热感会使皮肤发红却不灼痛,局部、远端部位还有酸、麻等舒服感觉。 要点: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灸5~10分钟,过多易疲劳,过少达不到温热效果。 常见温灸方法 1、温和灸: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进行熏灸,病人感到舒适无灼痛感。 2、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2-3CM处,左右移动,往返回旋。 3、雀啄灸: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象鸟雀啄食一样,一起一落,一远一近。 温灸按摩的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接触冷水,不洗手、洗澡。 3、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