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毒”是什么?中医临床该如何用好这个概念?
:今天学习“胎毒学说”的概念起源、由此导致的疾病与相应的治疗方式。
胎毒,指胎中禀“毒”的病因,也是中医儿科常见胎疾之一,多发生于小儿出生半年之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
《幼科发挥》曰:“儿之初生,有病多属胎毒。”
关于胎毒致病学说,最早记载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小儿在胎,其母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小儿,体皆黄,谓之胎黄也。”此后历代皆有论述。
“胎毒”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用来解释鹅口、垂痈、重腭、梗舌等胎病的病因,认为系由“胎毒上攻”、“胎毒攻发”所致。
古人认为,小儿体内带有胎毒,就容易发生疾病,因此,古代医家对胎毒十分重视。
胎毒病因病机
胎毒,指胎中禀受的各种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狭义则专指胎中禀受之热毒,故与其母体关系最为密切。
正如《格致余论》所言:“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母之饮食起居,尤当缜密,不可不知也。”
胎儿在母体中孕育之时,与母体一脉相承,依赖母体的气血滋养得以生长发育,母亲身体发生异常,必然会波及腹中胎儿。
《古今医鉴》也说:“盖小儿在胎也,母饥也饥,母饱也饱,辛辣适口,胎气随热,情欲动中,胎气辄躁。或多食煎薄,或恣味辛酸,或嗜欲无节,或喜怒无常,皆能令子受患。”亦强调了母体与胎儿的密切关系。
明代《幼科发挥卷之一胎疾》曰:“或问胎毒之说?
予曰:先贤论之详矣。盖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胎之欲也。欲者火也,故思虑之妄,火生于心;恚怒之发,火生于肝;悲哀之过,火生于肺;酒肉之餍,火生于脾;淫佚之纵,火起于肾。
五欲之火,隐于母血之中,即是毒也。男女交媾,精气凝结,毒亦附焉。此胎毒之原也。”
此段论述基本概括了历代医家对胎毒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孕母饮食不当,恣食肥甘辛辣燥热之食。
《外科启玄卷七胎毒疮恋眉疮》曰:“在腹胎中。其母过食五辛酒肉厚味。遗毒于胎。则生子故有是疮。”
抑或因病过服温热之剂,均可化热化火酿成五脏热毒。
二、孕母情绪失调,忧思郁怒太过,七情郁结五志化火。
三、孕母在怀孕期间感受外邪,入里化热,内传胞胎。
《幼科铁镜》说:“胎黄由妊母感受湿热,传于胞胎,故儿新生,面目通身黄如金色。”
四、父母淫欲之火,隐于父精母血之中,妊娠期间淫欲太过,胎毒传于胎儿。
五、父母自身患淋病、梅毒等疾病,皆可遗热毒于胎儿。
《幼幼集成》指出:“小儿梅疮……实由父母胎毒传染而致,然非寻常胎毒可比。”
六、在生产过程中,胎儿口中秽物下咽腹中,而成胎毒之患。
由上述可见,胎毒多在其母孕期间产生,与孕母的饮食、情志、起居及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胎毒所致疾病
古人认为胎毒可引发的疾病众多。
正如《幼幼集成卷二胎病论》中说:“凡胎毒之发,如虫疥、流丹、湿疮,痈疖、结核、重舌、木舌、鹅口、口疮,与夫胎热、胎寒、胎搐、胎黄之类是也。更如一七之脐风,百日之痰嗽,半岁之真搐,一周之流丹,此又毒之至酷至烈,而不可解者也。”
最为常见的胎毒性疾病有以下几种:
胎疸,又名胎黄,即新生儿黄疸,以婴儿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发黄为特点。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说:“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到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
《幼科证治准绳》中亦有记载:“小儿生下遍体面目皆黄,状如金色,身上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此胎黄之候,皆因乳母受湿热而敷于胎也……”。
胎毒发丹,即新生儿丹毒,又名赤游丹,以色赤如丹,形如云片,游走不定为特征。
《幼科证治准绳》记载:“胎毒发丹者,因胎毒内伏,或频浴热汤,或著烘衣,或乳母饮食七情内热,助邪为患。发于头面四肢,延及胸腹,色赤,游走不定。”
鹅口疮,以小儿口腔、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而得名。
《诸病源候论鹅口候》说:“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此由在胎时受容气盛,心脾热气熏发于口故也。”
奶癣,又称“胎敛疮”、“胎癣”,即婴儿湿疹,以皮疹瘙痒灼热,有的肿而浸淫融合成片,流出黄水,甚则溃烂,或结痂,日久皮肤增厚为特征。
《外科正宗》记载:“奶癣,儿在胎中,因食五辛,父餐炙搏,遗热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
此外,胎毒还可导致小儿梅疮、胎毒瘰疬、胎热、胎赤、胎病风疾、胎气蕴热、胎肥等疾病,有的古代医家认为麻疹、天花等传染病的发生亦与胎毒密切相关。
胎毒治疗预防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上对初生小儿一直采用去胎毒的方法,主要为初生拭口和服用去胎毒的药物,以清除从母胎中带来秽毒,用以改善体质、预防疾病。
初生拭口的方法较多,一般是用干净的软帛或纱布裹指,将小儿口中污物拭净。
《景岳全书卷四十小儿则》记载:“凡小儿初诞,宜以甘草细切少许,用沸汤泡汁,以淡为妙,不宜太甜。乃用软帛蘸汁,遍拭口中,去其秽浊。”
也可根据小儿体质之寒热,选用不同的药物煎汤拭口。
如《幼幼集成》中指出:“小儿初生……若身面俱红,唇舌紫,亦知其必有胎毒,每日用盐茶,但不可太咸,以帛蘸洗其口,去黏涎,日须五六次。每日洗拭,则毒随涎去。倘儿面唇淡红,此为胎寒,不可用茶,惟以淡姜汤洗拭,每日一二次足矣。”
去胎毒的常用药物有甘草、黄连、大黄、豆豉、朱蜜等,煎服用以去除新生儿腹中恶物、胎粪和胎中蕴积的毒物。
此外,孕母在孕期应注意饮食、情绪、起居调摄,切忌悲、哭、惊、怒,饮酒、嗜辛,避免房事性交,防止感染疾病等,这些都是预防初生儿胎毒的措施。
现代临床意义
现代医学认为,胎毒是孕妇怀孕期间由多种因素(感染疾病和有害的食物及化学、物理毒性残留)所形成的病原物(细菌、病毒、毒素、复杂的致病因子)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所致,对新生儿有潜在的危害。
这一认识与中医学对胎毒的传统认识是一致的。
更为重要的是,胎毒学说包括了丰富的围生期保健、母婴传染疾病、新生儿疾病等内容,其理论和方法仍可运用于今日所见的胎毒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如把古人治疗“胎黄”的经验,用于现代医学证明为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弓形体的宫内母婴传染所致的“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不少学者运用中医中药预防新生儿溶血获得成功。
这些均说明古老的胎毒学说仍有其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
至于初生祛胎毒法改善体质、预防疾病的效应,则完全有条件在现代临床科研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确认其价值和意义。
因此,对于我国传统的胎毒学说,有必要加以系统整理,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筛选有效方法,确定其治疗效果和适应证。
通过现代的科学研究,吸取其中有效的经验,可能使之充实中医新生儿学的学术内涵,在围生期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汪传儿科医论医案选》,万力生主编,学苑出版社出版,2008.7。本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百度图片。
//////////
猜你喜欢,点击可:
分经养胎:藏在“月份”中的健康秘密
小儿不愿吃药怎么办?可以用中医外治法呀!
小儿“纯阳之体”的概念不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