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舌质的变化可以观察正气的盛衰;通过舌苔的变化可以观察邪气之进退。 舌诊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中的重要成就之一。在某些情况下其实际临床意义超过于“脉诊”的价值,是祖国医学中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部分。 1 舌诊的历史 舌诊虽然起源于《内经》,后汉张仲景之《伤寒论》中亦有相应之记载。但实际说来,自《内经》迄于宋、元时代,舌诊在各家学说中,不过是散在性的记述,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记载。 直至元代始,由西蜀伍文选综合《金镜录》、《伤寒舌鉴》、《瘟疫十三舌》等有关舌诊著作,汇编成《舌鉴》一书,才初步奠定了舌诊的基础。 但由于中医流派的影响,舌诊在临床上对疾病诊断的重要性和意义还不被人所重视。 迄于清代,随着温病学派的发展,舌诊才不断被人重视,在四诊中提高到较为重要的地位。 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陈平伯的《外感温病篇》,薛生白之《湿热病篇》,以及吴鞠通之《温病条辨》等,几乎大部分都是依靠舌诊来作诊断、预后之依据,甚至在个别场合全凭舌诊决定治疗方案。 近代以来,如章虚谷、曹炳章、陆士锷诸家,对舌诊相继做出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解放以后,舌诊的临床应用和原理研究更是取得了许多新成就。 由于舌诊目前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许多有关舌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舌诊的应用规律、临床指导意义,还须不断加以整理与提高,务使这一诊查方法,充分发挥其临床指导作用。 2 舌诊的基本概念 一 舌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舌质部分,即舌的本质部部分。由肌肉、脉络所组成,是舌的主体部分;一是舌苔部分,即附着于舌质上面的一层颜色不同和性质各异的苔,是舌质上的附着物。 由于舌质是主体部分,因此通过舌质的变化就可以观察正气的盛衰;舌苔是舌质上的一层附着部分,因此通过舌苔的变化就可以观察邪气之进退。 循此类推,凡舌苔发生异常变化,而舌质无甚变化,则证明邪气虽甚而正气不虚;若舌苔出现变化,而舌质亦出现异常变化,则是邪气旺盛而正气亦虚,病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一基本概念,是舌诊中极为重要的关键。 心目中必须充分具备这个前提,才能掌握病情深浅,分清正邪虚实,明确祛邪扶正,轻重缓急之关系。 二 通观前人著作,对这一基本概念虽然明确记载不多,但实际在温病学中早已作了类似说明。 如叶天士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其所指的卫、气部分,实则指的是温病邪盛阶段,因而舌诊最主要是观察舌苔之变化; 其所指营、血部分,实则指的是观察舌质的变化,故叶天士在其《外感温热篇》中特别提出:“其热传营,舌质必绛”之训,说明舌质一发生变化,就是正气发生了变化。 通观温病治则,凡邪在卫分、气分者,则以祛邪为主,辛凉、辛寒、芳香化浊,咸寒涤荡,在所不惜,即属平素体质虚弱之人,扶正之品亦不宜早投。 凡邪入营分、血分者,则必以扶正为主,甘凉、甘寒、生津补液、咸寒养阴,势所必投,即有气分余邪未清,祛邪之品亦仅放在次要地位。 由此可见,舌苔、舌质在临床辨证中,各有所主,不容混淆。 近代章虚谷氏曾经明确地指出:“观察舌质,可验其证之阴阳虚实;审察舌垢(即指舌苔),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 这就明确指出舌质是观察正气之盛衰,舌苔是观察邪气之进退,各有所主。必须明确这一基本概念,方能掌握邪正进退之别,用药攻补主次之分。 三 祛邪与扶正,是中医治疗大法之两种对立统一的治疗手段,其基本概念则来自邪正分争的必然过程。 中医认为,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终结的过程,就是邪正的斗争过程,邪与正是矛盾的普遍性。 在斗争过程中,有时是邪气虽盛而正气不虚,舌苔出现变化而舌质不变,这种局面,一般称为实证。其治疗大法,只需以祛邪为主,所谓祛邪即是扶正。温病学中之承气汤证,白虎汤证,即是这一类型。 有时是邪气旺盛而正气亏虚,正不胜邪,邪气逐步深入,正气逐步衰退,进入营分、血分,以至于脏腑之中,舌苔、舌质均发生变化,这种局面,一般称为邪盛正虚,治疗大法,则需扶正祛邪并行,方可收效。温病学中之气血两燔,属于这一类型。 有时是邪正经过一段斗争以后,邪气虽已基本消退,但正气已处于衰败之地,邪正双方,两败俱伤,此时舌苔虽已消退或全部消退,而舌质亦光绛或胖嫩而无苔。这种局面,一般称为虚证。治疗大法则以扶正为主,祛邪处于次要地位。 这就是邪正斗争过程中,矛盾着的双方不断转化的基本规律。有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邪气一方,有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正气一方,医者必须掌握这一变化规律,才能正确运用祛邪扶正二者谁主谁次、谁轻谁重、恰如其分的治疗手段。 临床经验告诉我们,正确掌握疾病的变化规律,除充分运用其它四诊进行分析外,密切注视舌苔、舌质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大凡起病以后,舌质不发生特殊变化,而舌苔由薄而厚,由少而多,由假而真,始终不退者,不论其舌色如何,其主要病机在于邪气一面,治疗大法宜以祛邪为主; 如舌质无大变化,而舌苔逐渐消退,由厚而薄,由多而少,由真苔转为假苔者,则为邪气逐步消退,病情向愈的表现; 反之,若舌苔始终不退,而舌质出现特殊变化,或绛或瘦,或枯萎无色,则属于邪气不减而正气处于衰败之地,治疗大法,扶正祛邪两不可少; 若舌苔虽然逐步消退,或光或剥,而舌质又出现或绛或紫,或枯萎无色,则属于邪退正衰之候,病情不仅未减,而且到了严重阶段,治疗大法必须把扶正放在主要地位。 3 舌诊在疾病中的运用 以上舌诊的运用规律,不论急慢性疾病过程中,都是如此,特别是在急性病中尤其是这样。 一 1975年我在参加中医治疗急腹症研究过程中,通过临床观察,几乎所有急腹症患者都可通过舌苔舌质的变化指导祛邪扶正法之运用。 大多数病例在起病过程中,舌苔由薄而厚,由少而多,由舌中一块而满布全舌,则病情一定属于邪气旺盛阶段,腹痛、高烧、呕吐、便闭等症日益加剧,不能稍减。 但一经通下之后,而舌苔逐渐减退,由多而少,由厚而薄,由真苔而转化为假苔,则病情相应逐渐好转。 相反的有些病例,不仅舌苔不见减退,而舌质亦出现变化,或紫或绛,或淡或嫩,或色见枯萎,则病情已处于邪盛正虚阶段,单纯一味攻下已不相宜,改投攻补兼施之法方可见效。 而少数病例,舌苔虽见消退,但光剥无苔,同时舌质亦出现特殊变化,多为证情恶化。 这充分说明舌苔是观察邪气之进退,舌质是观察正气之盛衰的客观依据。临床上如何能切实掌握这一基本规律,则祛邪扶正之运用自能有的放矢,不致犯虚虚实实之弊。 二 1976年8月10日,有一批唐山地震伤病员转来我院。其中有四例完全截瘫患者,合并严重泌尿系感染和大面积褥疮,高烧不退。 首经西医治疗,大剂量抗菌素配合输液、输血,20天后病情未能控制,每日进食不到一二两,形体消瘦,精神困倦。其中一例小便培养有绿脓杆菌生长,一例褥疮脓液培养有绿脓杆菌生长。四例中有三例大面积褥疮。 当时根据病情日久,高烧不退,午后为甚,自汗盗汗,面色无华,其中特别是舌诊提供了可靠依据,四例患者几乎一致出现舌质淡红而嫩,苔少而光。 于是诊断为邪气基本消退,主要是气阴两虚,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邪气之多少,而在于正气之亏虚。治疗大法应以扶正为主,投以知柏地黄汤加大补阴丸,更加黄芪、人参、当归合法为方,浓缩成糖浆每日多次分服。 同时褥疮亦改用中医外科方法治疗,所有西药逐步撤除。 经过10天之后,体温逐渐下降,一般情况好转。一月之后,精神恢复,肌肉增长。住院一年之久,未见重复感染出现。所有褥疮亦于30天后基本平复。 四例患者在讨论之初,主补主攻,意见不一,当时紧紧抓住舌诊依据,力主扶正为法,收到良效。 盖上述患者,曾经严重灾情之刺激,气候炎热之影响,长期高烧和大面积褥疮之消耗,病情的主要方面不在于邪气之多少,而在于正气之亏虚,故以扶正收到疗效。 本文选摘自《竹堂医镜》,钱远铭著,蔡渔琴、李轩锦整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12月。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