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感冒聊起半夏(雪堂论医第4期)
唐:这段时间一直很忙,《雪堂论医》又拖得很久了。昨天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精神不是很好,发烧了,一摸额头,滚烫的。
薛:哦?是不是被小朋友传染感冒了?
唐:可能性不大。他们幼儿园在这方面管得比较严,每天早上入园时都有校医坐在门口,拿个电子体温计给孩子们量体温,还要看咽喉,体温正常,咽喉不红不肿的才可以进去。但依然有大量的孩子感冒发烧。我觉得原因在时令。
薛:那现在怎么样了呢?
唐:他有怕冷的症状,舌苔白,有些腻。这是秋燥为病,我也就用了法半夏、新会皮、炒枳壳、茯苓、杏仁、苏叶、甘草。昨天晚饭后喝了一些,马上就睡着了,睡着了微微汗出,热就退了。今天早上再熬一剂,一直到现在,精神都很好,没再发热。孩子气机通透,喝这么点儿药就够了。
薛:这就是杏苏散,减去了很多药,但半夏没有减去,用得非常好。
唐:半夏不能减掉。这个季节的感冒,多为凉燥,也就是秋凉犯肺束表,气机不利,以致秋收之令不行,津液不得收敛而成痰,所以舌苔会腻,此刻在用杏仁、苏叶宣表的同时,一定要用陈皮、半夏化痰,才能宣通气机。
薛:是啊。半夏是我在临证时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之一,我读研究生时的论文题目,就是半夏泻心汤,对半夏算是情有独钟吧。半夏因炮制方法不同,有很多种,比如生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半夏曲、姜半夏、仙半夏、京半夏、竹沥半夏等,我主要用法半夏和清半夏,你常用的是那种呢?
唐:我也主要用法半夏。法半夏是用最常规的方法炮制的半夏,也是最通用的。生半夏,虽然化痰效果很好,但我仍不主张用,这是伤人的,是霸道。
薛:生半夏没经过炮制加工,是有毒性的,但对肿瘤疾病的治疗有独到疗效。霸道也有霸道的用处,因为有毒性,所以一般药店是买不到。
唐:肿瘤其实也有虚实之分,生半夏即使用,也只能用于一时,不能久用。治肿瘤我倒更喜欢用点儿半夏曲。
薛:半夏曲现在很多地方都抓不到了,其实这也是味好药。我曾仔细研读过汪逢春先生的《泊庐医案》,汪先生很喜欢用半夏曲,往往配上神曲、谷芽、麦芽、苏子、莱菔子这些药。
唐:曲类经过发酵而成,有发酵之性,更能松动顽痰;而半夏作为一种烈性药,经过发酵后性质就平和了。这就是一举两得。跟着这些和胃、消导的药一起,治当时北平那些个饱食终日的爷,的确是好。现代人的这些各种怪病,也往往起于饱食终日,起于顽痰,又因为久病体虚,不耐峻药,所以半夏曲挺适合。
薛:其实半夏也不算什么峻药。经过炮制加工过的半夏,已经没有毒性了,在规定的剂量内使用,是很安全的。有的人一见医生处方开了半夏,无论剂量与炮制方法,马上认为医生给他开了毒药,这真是冤枉了,窃为半夏鸣不平!我处方时,法半夏用量常为6-9克,有时为了增强化痰之为,也用到过15-20克。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周岁婴儿,从未见过任何毒副作用。
唐:但现在不管你开什么半夏,都不能超过9克啊,10克都要双签字。我这人干啥事都小心谨慎,从来不开过量。大不了多吃几剂,或想别的办法。
薛:现在药典规定的半夏用量是不超过9克,这是非常安全的剂量,其实古人用半夏的量是很大的,《伤寒论》中,半夏用量以升记,在清代医家吴鞠通的医案中,半夏使用的非常多,用量常以八钱,一两,甚至二两,也就是24-60克。
唐:的确是够猛的,需要有胆、有识、有担当的中医,才敢这样用。
薛:对啊!我们并不鼓励超大用量,但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应用得当,其实半夏是活人之良药。
唐:当然还有其他办法,比如,我可以再用10克甚至12克胆南星,其实胆南星跟半夏性质相近,而且化肝经的风痰。南星配半夏,化痰效果能提高几倍。如果是很稀的痰涎,还可以稍加白矾。如果是热痰,竹沥、浙贝都可以加的。总之完全没必要在半夏一味药上狠狠加量。
薛:而且可以在炮制上下功夫。比如,明半夏就是用白矾制过的,就有化痰去涎的作用。还有加进去更多药材的,比如仙半夏、京半夏、竹沥半夏、宋半夏等。
唐:炮制过程中加了很多其他药材,就相当于一个方子了,这种半夏,在最初只是一些医家为了方便起见,或为了技术保密,特别设计制作的,在使用的时候,往往单用或稍加几味药就可以了,后来用的人多了,效果又好,所以作为一种炮制方法固定下来。一个药,值得人们这么折腾,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它的价值。
薛:半夏性温燥,味苦辛,由其性味,我们可以推知其功效。温燥可健脾运,味辛则助胃气,半夏可谓脾胃病的常用药。
唐:其实,半夏是同时具备燥和润两种相反的性质。在炮制半夏的过程中,开始就要反复浸泡,浸泡出粘液,这说明它有润的性质,同时,半夏味辛,微辛则润。燥则健脾,润则益胃。它还有辛开苦降的作用,辛开则健脾,苦降则益胃。它就治在中焦,能上能下,能走能守,神出鬼没。
薛:是的。脾主升,胃主降。脾喜温喜燥,胃喜凉喜润。配伍药物不同,治病时的归经走向也有区别。比如,配上厚朴、白术、苍术,就走脾,配上人参、茯苓之类,就走胃。半夏配伍的方剂有很多,我用的较多的有温胆汤,二陈汤,蠲饮六神汤,半夏泻心汤,橘半桂苓枳姜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保和丸,小半夏汤这些。当然,方无定方,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药无高下之分,关键是使用它的人。
唐:这些,就说来话长啦,好在来日方长,我们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