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松解理筋手法全总结(一)
点击箭头处“”,哦!!
颈部松解理筋手法(一)
一、颈肩部拨揉法
【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位,或端坐位。治疗范围可涉及斜方肌、冈上肌、肩胛提肌、小菱形肌、上后锯肌的附着处、肌筋膜、肌腹等部位。
施术者立于患者头侧(俯卧位)或一侧(坐位),一种操作方式是以拇指指腹着力,在触诊发现的阳性反应处进行拨法和揉法治疗。另一种操作方式是以施术者前臂尺侧(尺骨鹰嘴下方尺骨体3~5cm处)为着力点,在触诊发现的阳性反应处进行拨法和揉法操作(图3-21-A、图3-21-B)。
图3-21-A 颈肩部拨揉法(俯卧位)
图3-21-B 颈肩部拨揉法(坐位)
【技术要领】
(1)拇指指腹置于患者颈肩部,其余四指置于缺盆部位,不用力。当力量不够时,可以双手拇指叠按后进行拨揉。
(2)用前臂尺侧缘进行操作时,要仔细感觉皮下阳性反应物位置,切不可盲目进行操作,同时切忌使用太大力量。
(3)在施加一定按压力的基础上触摸到阳性反应物后,再进行拨和揉的操作。
(4)操作方向自大椎至肩峰沿线,循环往复,拨法和揉法交替进行,各3~5下为1遍,每处重复3~5遍。
(5)拨揉的力度以患者感到酸、胀、痛、麻,能够耐受而不出现躲避动作为度。
【临床应用】
(1)斜方肌、冈上肌、肩胛提肌、小菱形肌、上后锯肌区域的筋膜、肌肉损伤;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筋损伤或经络阻滞证。
(2)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等,以颈项部酸、胀为主症时可选用该手法。
(3)椎动脉型颈椎病,出现头晕症状时,可以着重在颈根部,椎动脉三角区域进行着重一指禅推法。
二、颈肩部一指禅推法
【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位,或端坐位。治疗范围可涉及斜方肌、冈上肌、肩胛提肌、小菱形肌、上后锯肌的附着处、肌筋膜、肌腹等部位。
施术者站立于患者一侧,以一指禅推法作用于患者颈肩部,以拇指指腹着力,在触诊发现的阳性反应处进行拨法和揉法治疗(图3-22-A、图3-22-B)。
图3-22-A 颈肩部一指禅推法(俯卧位)
图3-22-B 颈肩部一指禅推法(坐位)
【技术要领】
(1)以一指禅扶持推手法操作用于患者颈肩部,紧推慢移,循环往复。
(2)操作方向自大椎至肩峰沿线,自上而下,共3~5遍,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在阳性反应点定点进行一指禅推法30~50次,再紧推慢移。
(3)一指禅推法的力度不宜过大,要求力度渗透至皮肤下,切不可在皮肤上反复摩擦。
【临床应用】
(1)斜方肌、冈上肌、肩胛提肌、小菱形肌、上后锯肌区域的筋膜、肌肉损伤;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筋损伤或经络阻滞证。
(2)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等,以颈项部酸、胀为主症时可选用该手法。
(3)椎动脉型颈椎病,出现头晕症状时,可以着重在颈根部,椎动脉三角区域进行着重一指禅推法。
三、颈肩部㨰法
【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位,或端坐位。治疗范围可涉及斜方肌、冈上肌、肩胛提肌、小菱形肌、上后锯肌的附着处、肌筋膜、肌腹等部位。
施术者站立于患者一侧,以第五掌指关节为吸定点,手掌自然弯曲,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带动腕关节屈伸活动,在患者颈肩部进行㨰法操作(图3-23-A~图3-23-C)。
图3-23-A 颈肩部㨰法(俯卧位)
图3-23-B 颈肩部㨰法(坐位1)
图3-23-C 颈肩部㨰法(坐位2)
【技术要领】
(1)㨰法操作时,以单侧颈肩部为操作区域,一边㨰一边移动,循环往复。操作另一侧时,施术者需要更换位置。
(2)在阳性反应点和区域进行着重操作,可左右手交替进行,频率每分钟120次,往返3~5遍。
(3)操作力度以患者感受到酸、胀、痛、麻,能够耐受而不出现躲避动作为度。
【临床应用】
(1)斜方肌、冈上肌、肩胛提肌、小菱形肌、上后锯肌区域的筋膜、肌肉损伤;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筋损伤或经络阻滞证。
(2)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等,以颈项部酸、胀为主症时可选用该手法。
(3)椎动脉型颈椎病,出现头晕症状时,治疗着重针对颈根部,椎动脉三角区域进行来回㨰法。
THE
END
【本文选自《脊柱手法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詹红生,程英武。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我为您点亮健康,您为我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