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医话】下法在内科急症中的应用探析
《素问五脏别论篇》[1]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由于六腑以传化饮食物,排泄糟粕为其生理功能,故有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之说。若六腑不通,化物不传,则气机不畅,阴阳失调,出现病态,甚则危及生命。《内经》亦云“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下法因有“去邪安正,给邪出路”的功能,以体现六腑通降的特性。下法的概述
下法又称为泻下法,是指通过泻下大便、荡涤肠胃、逐邪外出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除病邪的类治法。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早在《内经》中已有下法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也有“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论述。张仲景首创阳明证急下之先河,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多有发挥与创新。然病情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又有寒温、峻缓、攻补兼施之别。
下法在内科急症的临床应用
内科急症往往起病急,来势猛,常具多因素相加、多病性复合、多病证杂见、多脏腑相关等特点,其基本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病情演变过程中,往往脏腑相及,多种病理因素产生,而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故临床运用下法治疗内科急症,当审其虚实,辨其脏腑,分清主次,权衡标本。
1通腑降浊法治疗横纹肌溶解症
患者,男,29岁,2016年8月23日因“解咖啡色小便1 d”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外出旅游时食用小龙虾,23日凌晨出现解咖啡色小便,尿少,乏力,无腰痛,无肌肉酸痛,无寒战发热,遂来诊。查体:双侧输尿管行经区、肋脊点、肋腰点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颜面、肢体无浮肿。舌淡暗红,苔薄白腻,边有齿痕,脉弦滑。查尿常规:尿蛋白:3+;颗粒管型:1+/LP;肌红蛋白>3000 g/L;心酶CK:61730 U/L,CKMB:>2999 U/L,LDH:5395 U/L;生化K+:4.04 mmol/L,Urea:12.83 mmol/L,Cr:326 mol/L;肝功能ALT:322 U/L,AST:929 U/L;血常规、肌钙、凝血、胸腹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西医诊断:(1)横纹肌溶解症,(2)急性肾衰竭,(3)肝功能异常;中医诊断:急性肾衰。证属脾肾气虚,湿浊瘀阻,急则治标,以通腑降浊、利湿化瘀为法,予大承气汤。方药:生大黄20 g,芒硝10 g(冲服)、枳实30 g、厚朴30 g。水煎服,1剂/d,共2剂。翌日,解黄褐色粪便3次,小便可自行排出,乏力较前改善。后予中药健脾益气调治,动态复查肌红、心酶、生化等指标好转,逾半月出院。
按:本病因摄生不慎,而见脾肾气虚,湿浊瘀阻,病位在肾、膀胱,与脾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急则治标,故以通腑降浊为法,予大承气汤治疗。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本为阳明腑实而设,应用于本例患者是取其通腑降浊之功。患者久居岭南湿地,加之摄生失调,过食湿浊之品,耗伤脾肾之气,水湿、血液运行不畅,留滞体内,化为湿浊、瘀毒,使肾脏受损,气化不利,而致尿血、小便不利。故治以通腑降浊之法,使湿浊瘀毒从大便而解,后以固本之法而收功。现代中成药尿毒清颗粒中亦以大黄通腑降浊,用于治疗脾虚湿浊和脾虚血瘀证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颇佳。
2温下法治疗晕厥病
患者,女,31岁,2016年7月9日因“晕厥1次”入院。患者外出时突发头晕,呕吐1次,视物黑蒙,随后意识丧失,路人呼叫120送至本院。症见:神清,疲倦,反应迟钝,头晕,呼吸微弱,无口角流涎,无肢体抽搐,无二便失禁。查体:神清,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心率47次/min,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舌淡,苔薄白,脉沉结。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HR 41次/min);BP:77/43 mmHg(1 mmHg=0.133 kPa);血常规、心酶、肌钙、肝功、生化等未见明显异常。追溯病史,患者2015年1月体检发现肠道寄生虫,间断于门诊治疗;2016年7月8日自行煎服含土鳖虫、藜芦各15 g的中药。入院西医诊断:(1)晕厥(心源性),(2)窦性心动过缓;中医诊断:厥证(病)。证属药毒内闭神机,兼有气血两虚,病性属虚实夹杂,故治拟温下之法,荡涤肠胃,祛除邪毒,予温脾汤加减。方药:生大黄15 g,芒硝5 g,熟附子10 g(先煎),干姜10 g,黄芪10 g,当归10 g,甘草5 g。水煎服,1剂/d,共2剂。药后顿服热稀粥。同时配合西医营养心肌、护胃等治疗。3 d后,诸症缓解,如常人。
按:本草言土鳖虫有毒,煎服用量为3~10 g;藜芦全株有毒,致毒成分为天目藜芦碱、绿藜芦碱等[2],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还可作用于中枢、周围神经,而致各种心率失常、呼吸循环衰竭等[3]。本案患者为年轻女性,服用有毒之品,心脉受损,心气耗散,气机逆乱,气血阴阳不相顺接,出现晕厥。故用温脾汤之温下之法,荡涤肠胃。毒物已过胃脘,涌吐之法难效,冀其余毒从大便而解。方中大黄、芒硝泻下攻积,熟附子、干姜温中助阳,黄芪、当归益气养血,甘草益气,又可调和诸药。药后更顿服稀粥,以养胃气而收功。
3通腑泄热法治疗卒中后肺炎
患者,男,90岁,2016年8月23日因“意识不清1月余,发热5 d”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脑出血(左侧基底节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量约90 mL)于外院就诊,予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后出现痰多、气促,予留置气管插管接机械通气。5 d前开始发热,体温最高39 ℃,痰量较前明显增多,经治疗后未见好转而转至我院急诊。症见:昏迷状,面红,发热,体温38.8 ℃,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尿黄,大便未解。查体:GSC评分:3分,患者呈昏迷状,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稍迟钝,病理征未引出。双肺散在湿啰音;心率122次/min,律齐。舌象未及,脉弦滑数。血常规:WBC:12.59109/L;PCT:0.3 ng/mL;CRP:144.01 mg/L;生化、凝血、BNP等未见异常。CT示:左侧基底节、放射冠、额叶出血(吸收期),双肺炎症。入院西医诊断:(1)脑出血(恢复期),(2)肺部感染;中医诊断:(1)中风-中脏腑,(2)肺热病。证属气虚痰热瘀阻,治以通腑泄热,化痰通络,予桃红承气汤合温胆汤加减。方药:大黄10 g,芒硝3 g(冲服)、桃仁5 g,红花5 g,法半夏15 g,竹茹10 g,枳实10 g,陈皮15 g,茯苓15 g,炙黄芪30 g,人参15 g,土白术15 g,赤芍10 g,当归10 g,地龙5 g,炙甘草10 g。水煎鼻饲,1剂/d,共3剂。
按:患者年过九旬,肾本渐虚,复因将息失宜,致使阴虚阳亢,气血逆乱,发为本病。清窍内闭,昏不识人属中脏腑;身热面赤、气促痰鸣、溲黄便秘、脉数故为阳证。热灼津液,聚而成痰,痰瘀阻络,肺失宣降,故见气促、痰鸣;里热炽盛,腑气不通,故见发热、尿黄、大便秘结。故治疗以通腑泄热,顺降气血为法。大黄、芒硝、桃仁、红花以逐瘀泄热;法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以理气化痰;人参、白术护胃安中,又可健脾化痰;黄芪、赤芍、当归、地龙,仿补阳还五汤之意,功在益气活血;炙甘草缓诸药之峻烈。诸药合用,共奏通腑泄热,化痰通络之功。患者大便得通,进而邪热退,肺气顺。
4攻补兼施治疗运动神经元病
患者,女,67岁,2016年8月22日因“进行性四肢肌无力肌萎缩2年余,气促2 d”入院。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进行性双上肢肌无力、肌萎缩,外院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2 d前患者症状加重,伴胸闷气促,吸氧后稍缓解,遂由家人送至本院急诊。症见:神清,疲倦,肢体萎缩乏力,胸闷气喘,无发热,无头晕、恶心、胸闷痛等,腹胀,口干口苦,小便调,大便数日未解。舌淡暗,苔黄而干,脉弦滑。查体:四肢肌力减弱,上肢肌力2级,下肢肌力1级,生理反射减弱;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查:血气分析(氧浓度100%):pH:7.127,PaO2:278 mmHg,PaCO2:130 mmHg,Lac:1.8 mmol/L,BE-b:7.3 mmol/L;血常规、肝功、肌钙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乙状结肠肠壁增厚,以上结肠、小肠,积气并扩张。入院西医诊断:(1)2型呼吸衰竭,(2)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诊断:(1)喘证,(2)痿证。证属气阴两虚,痰瘀热结,以标本兼治为则,治拟泄热通便,滋阴益气,予新加黄龙汤加减。方药:生地黄20 g,甘草5 g,人参20 g,熟地黄10 g,芒硝3 g(冲服),玄参15 g,麦冬15 g,当归10g。共3剂,水煎服,1剂/d。另加吴茱萸药包温敷腹部以行气降逆,电针双侧天枢、上巨虚、丰隆以通腑导滞。配合无创通气。2 d后患者大便通畅,腹胀较前缓解,守方续服。后查腹平片示肠管积气较前改善,续以气阴双补、泄热通便为法,方予八珍汤合调胃承气汤加减。方药:炙黄芪20 g,人参15 g,土白术15 g,生地黄20 g,当归15 g,白芍10 g,川芎10 g,熟地黄10 g,厚朴10 g,枳实10 g,玄参15 g,麦冬15 g,炙甘草10 g。共3剂,水煎服,1剂/d。后患者大便调,血气分析中PaCO2复常。
按:新加黄龙汤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功在泄热通便,滋阴益气,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之证。本病患者大便秘结,腹中胀满,且神倦少气,口干咽燥,舌苔焦黄而干,并显见裂纹,为热结里实,应下失下,正气久耗,阴液耗竭尤重,故方以调胃承气汤以缓下热结,并重用养阴增液之品,如生地、玄参、麦冬等,使之增水行舟,兼顾气阴耗损。目前运动神经元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4],中医属于“痿证”范畴。脾主四肢,肢体乏力、肌肉萎缩为脾气亏虚,生化乏源,肢体失于濡养之象。经云“治痿独取阳明”,而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过调治阳明经腑,一则阳明腑实可泻,二则太阴肺气得降,共奏肺肠同治之功。
结 语
综上所述,泻下法在急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应该明确的是泻下剂本为里实证而设,用于表证已解,里实已成之时,故临证应用此法时,必辨虚实,勿犯虚虚实实之戒,不可误攻误下,尤其是“虚有盛候”时,“反泻含冤”;若表证未解,而里实已成,则应权衡表里之轻重缓急,或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若兼有瘀血、痰浊、虫积等,则宜配合活血、化痰、驱虫之法。正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其次,应用下法应中病即止,同时顾护脾胃。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故中病即止,慎勿过剂。服药期间应注意调理饮食,少食或忌食油腻、不易消化之品,以防重伤胃气。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2-23.
[2] 陈世铭.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救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768-769.
[3] 徐文峰,徐祝霞.藜芦中毒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J].中国药业,2002,11(9):75-76.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716-2718.
(收稿日期:2016-10-10 编辑:彭文忠)
下载APP,遇见更多中医大咖
安卓下载通道
☟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IOS下载通道
☟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引用本文献标准格式:
谷孝芝,李际强,等.下法在内科急症中的应用探析[J].,2018,24(3):115-116
作者:谷孝芝,李际强
改编自:下法在内科急症中的应用探析
文字编辑:彭文忠
A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等主办。
2005年初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正式进入“国家队”。2007年6月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首次授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至今已连续12年进入国家核心期刊序列。行业影响力在中医药学术期刊中名列前茅。
本刊与“中国知网”签订了网上独家出版合同,本刊发行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机构订阅用户共计337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