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在太阴,身体腹满、呕吐,饮食不下,张仲景是怎么来治疗的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在阴阳的划分中,太阴是三阴首位,也是阴气量最大的时候。在人体中,太阴病是阴病的初起阶段,所伤害的主要是脾脏、脾经和四肢部位。
人体的脾经,从足大趾发出,向上运行,过内踝、小腿内测、大腿内侧,进入腹中,属脾络胃,与阳明经脉相为表里。因为经脉在腹部有运行,所以也有“脾主大腹”的说法。脾脏是人体主要负责运化、升清的部位,主肌肉与四肢,又与胃互为表里、经络连属,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的生理功能相互联系和影响。
了解到太阴部位的正常生理功能之后,我们就可以推测出它在病邪发作时候的相关异常了,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太阴之为病”会出现腹部胀满、呕吐,饮食不下,自利益甚,甚至是时时腹痛的表现。这些都是因为脾阳脾气虚弱,运化失司而导致的。
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会导致人体出现太阴病,一种是由于身体平素脾阳就很虚弱,寒湿病邪得到可趁之机,长驱直入直中太阴;另一种则是因为病邪在三阳部位的时候,出现了临床误治或者失治,这就给了它循经入里的机会,伤及脾阳,从而发病。
当邪气伤及太阴的时候,会出现脾脏虚寒之证,主要以脾阳虚衰、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湿内盛为主要的病机特征,在治疗的时候应该以温法来温中健脾,仲景在原文中仅提到“宜用四逆辈”,并没有具体指出哪一个方剂,这是因为太阴病的下利症状决定了脾阳虚衰的程度。
如果下利症状逐渐加重,那就说明脾阳愈虚,甚至可能还会出现脾肾阳虚等变化。治疗时,一定要细心观测病人症状情况,临床变化,比如说四逆汤、理中汤或者通脉四逆汤等,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仔细斟酌、选择。
太阴患病的时候,也不一定仅仅会独自受病,还可能会兼杂它处病位的发病,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到症状,在祛除太阴病邪的同时,不放过兼证,那么病人的预后就会比较好。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