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甘草,这个“和事佬”,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儿

甘草,这个“和事佬”,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儿

甘草首载于《本经》,其曰:“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用偏凉,长于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蜜炙偏温,长于补气。因甘草能够调和药性。为临床最常用之品,故有国老之称。传统表述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

它能够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主要用于:
1.气血不如之心动悸,脉结代,配伍人参、桂枝等,炙甘草汤;还可用于脾胃气虚之纳呆、乏力等,配伍人参、白术等,如四君子汤。
2.各种咳嗽,如风寒咳嗽,配伍麻黄、杏仁,即一拗汤;风热咳嗽,配伍桑叶、菊花等,如桑菊饮;风燥咳嗽,配伍杏仁、紫苏叶等,如杏苏散;痰饮咳嗽,配伍半夏、细辛等,如小青龙汤。
3.脘腹疼痛及小腿抽筋,配伍白芍,即芍药甘草汤。
4.热毒证及食物中毒,本品可以用于热毒证,但须与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如仙方活命饮;可以解救食物中毒,用本品煎汤灌服,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5.用作调和药,这是绝大多数方剂中甘草的作用。

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甘草在《本经》中“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五脏六腑,说明其使用范围极广。《药性论》载之“补益五脏”,《日华子本草》以之“补五劳七伤,(治)一切虚损”,可见,有的医家说甘草归十二经,一点也不为过。
药理研究发现,甘草所含的甘草酸等成分具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伤寒论》麻黄汤、大青龙汤等可以治疗风寒发热,方中甘草的主要功效不是调和,而是发挥激素样的作用。小柴胡汤治疗与免疫有关的疾病最为有效,方中甘草也是激素样作用。治疗咽喉肿痛的桔梗汤,由桔梗一两、甘草一两组成,若说甘草调和药性,请问甘草调和哪些药物的药性?还有,调和药性的用量一般都比较小,但方中的甘草用量是二两。

激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抗炎。《本经》所载甘草主“金创肿”,是外伤所致的局部感染,以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特点。对于局部感染性炎症,西医除了抗生素外,激素也常常是他们手中的一张王牌。纵观后世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方剂如仙方活命饮、清瘟败毒饮、加味桔梗汤等方,均含甘草,把甘草当作激素来使用,也就不难理解了。
笔者虽然称甘草为天然激素,但因为用量较小,而且疗程较短,甘草制剂能够发挥激素样的作用,但一般不会出现激素样的副作用。

盐皮质激素样作用
药理研究发现,激素的副作用是容易引起水钠潴留而出现水,所以治疗水湿内停的方剂一般不用甘草,如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等均不含甘草。但越婢汤、越婢加术汤均含甘草,分别治疗风水水肿、一身面目黄肿,相当于急性肾炎。治疗此类疾病,西医不仅用激素,而且要大量用,以求在短期内迅速控制病情。
防己黄芪汤主治“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虽然主治风水,但从“身重”一语可以推测,患者周身浮肿明显,当属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方中虽然含甘草,但方中也用了黄芪,甘草具有同化作用,而黄芪具有异化作用。不会因为用了甘草而出现水肿,而且黄芪具有利水作用。“水”进行新陈代谢。因此,保持体液量的衡定及细胞内、外液的交换意义十分重大。
张仲景也发现,保持体内水液相对平衡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故每于汗、吐、下法而丢失了大量的体液之后,往往给予含甘草的方剂,是不难理解的。如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之后出现“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之甘草泻心汤,“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旋覆代赭汤,“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之葛根黄芩黄连汤,而桂枝甘草汤主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等,以上方剂均含甘草。

祛痰止咳
虽未曾查找到有关甘草祛痰止咳的古籍文献,但《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有关治疗咳喘的含甘草的方剂比较多,如小青龙汤主治寒饮咳喘,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肺热咳喘。治疗咳喘,没用甘草的方子也比较多,如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之射干麻黄汤,主治“咳而脉浮”之厚朴麻黄汤,主治“咳逆上气,时时吐唾浊,但坐不得眠”之皂荚丸等。
通过分析,张仲景似乎对甘草祛痰止咳作用并不十分重视。但后世治疗咳喘的方剂基本含有甘草,如止嗽散、苏子降气汤、定喘汤、百合固金汤、杏苏散等。现代临床对甘草的祛痰止咳作用更为重视,从甘草当中提取甘草流浸膏,再配伍阿片粉、樟脑、八角茴香油等制成的复方甘草片,临床使用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解毒
《本经》最早提出甘草能够“解毒”,但能够解食物中毒,还是药物中毒,书中未提。《名医别录》则明确本品“解百药毒”,提出解除的是药物之毒。《药性论》也提到甘草能够“制诸药毒”,说明甘草能够解百药之毒。现在临床上在使用有毒性的药物时,大多使用甘草来解毒,或在药物的炮制时使用甘草水进行加工。

本文选自《张仲景常用中药新悟》

内容介绍
本书作者在长期的经典教学与临床实践过程中,精心研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从中药药理学角度分析、研究中药,为弘扬经典而著书立说。本书从来源、传统表述、药理分析、案例分析、其他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张仲景常用30味中药,其中,药理分析与案例分析是本书写作用重点。 药理分析,是作者查找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并由此为依据对药物的功效进行了合理分析。案例分析,是作者近几年来积累的比较成功的验案,每一医案都撰写了案语,对研究药物的应用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扫码购书)

END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张仲景常用中药新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宋永刚。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欢迎投稿唠嗑。

● 这“三术”,简直是保卫脾胃的三兄弟!

● 他们为什么要出这些同行都不愿意做、销量不看好的中医书

觉得不错请点赞!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