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近90年了,中医的教材至今都没有超越这个思路

近90年了,中医的教材至今都没有超越这个思路

:在1928年,由秦伯未、蒋文芳等人提议,在上海召开了我国中医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中医学校教材编辑会,虽因参会人员学术见解不同,意见不统一,最终未能就课程、教材、学制等问题达成共识,但蒋文芳提出的“整理固有医学之精华,列为明显之系统,运用合乎现代的理论,制为完善之学说”成为之后中医学课程教材建设的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教材建设的思路基本没有超越此原则。

现代中医理论发展与创新的方式,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诠释——解析说明性研究
任何一种医学的发展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与特定的思维方式相联系。中医学的产生、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其演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间具有同步的规律。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发展,无疑是中医学术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之一。但是,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凭借着先进的技术与科学(包括西医学)之势,给数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民族精英们也将中国落后的原因简单归结于传统文化而加以指责,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断裂。由此对中医学造成两方面的冲击:一是中医学的发展失去了固有文化发展的支持。另一方面,患病人群文化、意识形态观念的更替变化,在就医选择中对中医和其学术的信任与理解,决定了中医的社会心理地位与真实发展的规模及潜能;同时,伴随着西医学的超速发展及占据科学与技术的高平台,中医学发展滞后,自然导致中医疗法受众对中医学理解的困难,以及随之而来的认可度和公信力的降低,中医学面临着话语权的不断丧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医人历经了百年的探索,从最早的中西医汇通,到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及近年提出的中医现代化研究,都是借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理念、方法、知识等,来研究中医理论,试图揭示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取得现代科学背景的受众对中医学的理解、接受,当然也是为了借助现代科学及技术以促进中医学的发展。相关的研究无疑都是对中医固有理论的一种科学诠释性研究,即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与知识对中医理论加以解析说明或论证。此类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中医理论的科学诠释从器官、组织、细胞到分子、基因等,总是尾随其后,似乎难以穷尽;二是借用库恩范式理论的观点,中医学与现代科学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对中医理论的科学诠释性研究的成果,绝大部分既不能纳入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基础理论提供新的概念、理论,又无法归入西医学的范畴,在西医学已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新的假说、新的发现或西医学尚未注意到的新的事实,对西医学的发展也意义不大。因此,此类研究也受到了一些中医学者的批评。

(二)文献梳理——理论建构性研究
对文献的整理研究一直是中医学术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方式,虽然《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范式,但从形式而言,则不好说《黄帝内经》建构了中医理论框架。历代分类研究《黄帝内经》诸家,可谓从形式建构中医理论框架的最早尝试者,从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分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输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泻、伤寒、寒热、邪论、风论、气论、杂病十九大类,到明张介宾《类经》分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十二大类,明李中梓《内经知要》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经络、治则、病能八类,可谓古代中医理论框架建构的概况。
伴随着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材建设可谓中医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古代中医教育大多以《素问》《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脉经》《针灸甲乙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龙树论》《圣惠选方》等经典及名家著作为教材,还谈不上对中医理论的系统梳理。《医宗金鉴》作为清代皇家主编的专用教材,虽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先进性、实用性等特点,但从中医药理论建构的角度而言,恰恰是其不足之处。因为《医宗金鉴》缺乏对《内经》理论的扼要论述,也缺少本草药性部分,造成其在基础理论上有所欠缺。进入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与教育模式的传入,中医教育与教材建设也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基于文献整理研究的教材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的建构。早在1928年,由秦伯未、蒋文芳等人提议,在上海召开了我国中医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中医学校教材编辑会,虽因参会人员学术见解不同,意见不统一,最终未能就课程、教材、学制等问题达成共识,但蒋文芳提出的“整理固有医学之精华,列为明显之系统,运用合乎现代的理论,制为完善之学说”成为之后中医学课程教材建设的指导原则。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教材建设的思路基本没有超越此原则。20世纪50~60年代,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内经讲义》(1955)、杉原德行(白羊译)的《中医学基础简释 》(1957)、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学概论》(1958)、福建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学基础》(1963)等,开启了运用现代语言文字整理、建构中医理论的新篇章。从《内经讲义》的原文选编与现代中医理论建构混合,分化出包含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的《中医学基础》,再到《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的独立,统编/规划教材不断修编,至今已修编至第十版,加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各地出版了《中医学导论》《中医藏象学说》《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养生防治学》等基础理论的分化教材,教材建设有力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系统梳理了历代中医理论研究的成果,建构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中医理论体系框架;二是定义、规范了中医理论的相关概念,并引入了一些新概念;三是丰富、完善了中医理论,补充了思维方法、精气学说、体质学说等内容。

(三)实践升华——理论创新性研究
临床实践经验是中医理论建构与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各种流派的形成,莫不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中医学在现代社会的存在、发展,也以临床实践所取得的疗效与经验为根本保障。故邓铁涛指出:中医学的传统研究方法是继承前人的理论——进行临床实践——总结提高——创立新论。临床实践是传统研究最重要的一环,在继承前人理论的指导下诊察病人、治疗病人,给病人以治疗信息,进而收集接受治疗后反馈的信息,如是循环往复,总结提高,上升为理论,以修改、补充前人的论述。因此,从名老中医诊治现代重大疑难疾病的经验入手,总结创新中医理论,仍然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例如,现代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脑动脉硬化、癫痫病、帕金森病等多属于中医内风证的范畴,中医称之为中风、眩晕、痫证、颤证等。临床实践证明,这类病症除了具有动摇、眩晕、震颤、抽搐等风气内动的症状外,常常兼见舌质紫暗或舌下脉络青紫、面色灰暗或青黑、皮肤粗糙、血液黏稠度增高等瘀血症状。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内风证常兼有瘀血症状,活血化瘀可以治疗内风。何绍奇在《现代中医内科学》中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明确提出:“瘀血阻滞,脉道不通,血行不畅,筋脉失濡而手足颤动,屈伸不利,此即瘀血生风。”刘昭纯等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瘀血生风的发病特点为多见于老年患者、多继发于慢性病、多出现神志异常、多与其他内风证并存,进一步完善了瘀血生风的病机理论。

再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学者运用黄连解毒汤治疗中风取得良好疗效,继而国内也有大量运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中风的报道,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运用于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也效果显著。而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皆可谓集清热解毒药之大成,具有明显的清热泻火解毒之功。其次,临床观察发现,中风病急性期的转归与腑气不通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大便秘结或不通程度的加重,病程延长,病情加重,疗效降低。采用通腑、化痰、泄热法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常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有较早减轻脑水肿的作用。一般认为,通腑、化痰、泄热法对中风病急性期的良好疗效是其发挥了畅利枢机,疏导蕴结之热毒、痰浊的作用,为内生之毒的清除打开了门户之故。这也为中风病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形成提供了临床经验的支持。在此基础上,王永炎提出了中风病“毒损脑络”的病机假说。
当代重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经验为中医理论的总结提供了经验材料,但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基于临床实践的中医理论总结创新明显滞后,由于课题研究的分散,结论的离散度很大,如何将其提炼升华为逻辑自洽的理论还任重道远。如“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的四个课题涉及毒——艾毒、瘀毒、内毒、毒热,那么,作为此四种不同毒邪属概念的毒的内涵、外延如何?产生原因、致病特点如何?毒的现代科学表征是什么?与其他有关毒的研究成果之间如何整合?诸如此类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答。

人类防治疾病、促进健康,就需要提出种种实用性或技术性的问题,解决已有理论与经验事实的矛盾,寻找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并做出统一的解释,无疑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中医理论研究永远的着眼点。
综上所述,现代中医理论发展与创新方式可概括为科学诠释的解析说明性研究、基于文献梳理的理论建构性研究、通过实践升华的理论创新性研究等方面,其中在总结历代学术思想基础上的教材建设与相关辞书、标准的编著,可以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丰富、规范及框架建构的主体;面对现代重大疾病的中医诊疗实践,是中医理论创新的动力;凝练科学问题,结合中医临床,借用现代科学技术实验研究,是中医理论加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来源于《<黄帝内经>二十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丛书)》。
给大家推荐《黄帝内经》二十论,点击或扫码可直接购买

(下单扫码就能购买!)
内容推荐

本书首先对《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相关的资料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如先秦诸子文化、《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以及西汉文化等,重点探究它们对《黄帝内经》理论构建的影响。之后对“《黄帝内经》讲了些什么”,梳理相关内容。最后探讨学习《黄帝内经》的方法和意义。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医杂志》2015年6月第56卷第12期,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和文中图片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3张在民间被广泛传抄流转的经方

● 历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竟然是她?

点,一键下单

客官!在看一下呗~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