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没治好的狂犬病,中医早有特效方!
:狂犬病,一个病死率达100%的急性传染病,竟在电视剧《老中医》第19集中出现。小编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孟河医家——马培之是对该病发病病机描述最全面的一位医家之一,看来,这部剧的编剧确实是用心了……
前情提要:
一位父亲唐先生抱着生病的儿子来找翁泉海看病,通过望闻问切,一番询问,他判断孩子极有可能得了狂犬病,鉴于孩子的病情拖的太久,翁泉海直言他已经无药可救,家属情绪激动,他只好如实相告,在家属的再三逼迫下,翁泉海只好答应为孩子开方。在之后的剧情中,翁大夫就因为这个孩子第二次坐上了被告席……这个病案充分体现了狂犬病发作的情形、患者求医的焦急心态、医者的无奈和尖锐的医患关系。
1
古老的传染疾病
狂犬病,古代文献又称猘犬病、癫犬病或疯犬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国人逐瘈狗”的文献记载。而中外医学文献最早记载狂犬病的,则是成书于东晋的《肘后备急方》。葛洪在该书记载了狂犬病的发病、内服外敷治法以及禁忌等丰富内容。而成书于隋唐时期的《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方》等,虽然丰富了狂犬病的治法方药,但总体认识水平尚未超过葛洪。
《备急千金要方》最早记载了狂犬病发病季节,“凡春末夏初,犬多发狂”,但对狂犬发病成因的认识,唐以前的医学文献缺如。明代万历年间的外科医家陈实功提出,狂犬发病是感染非时不正之气、五脏受毒所致,“疯犬乃朝夕露卧,非时不正之气所感,故心受之,其舌外出;肝受之,其目昏蒙,脾受之,其涎自流;肺受之,其音不出;肾受之,其尾下拖。此五脏受毒,成为疯犬,乃禀阴阳肃杀之气,故经此必致伤人”(《外科正宗》)。
成书于清代光绪年间的《急救应验良方》认为,狂犬发病是感触蛇虫流出之毒、从口鼻吸入所致,“每年惊蛰后,桃花时蛇虫出洞;霜降后,梅花时蛇虫入洞。出必呼气,入必吸气,吐纳之毒气,常流于洞口,犬性喜嗅,适感触其毒,从口鼻吸入,遂病癫,名猘犬,每日只出毒一日,难定时候,或出毒时一日咬伤多人,春夏日桃花癫,秋冬日梅花癫”(《急救应验良方治癫犬咬伤毒发欲死》)。
2
对狂犬病的高死亡率,中医早有认识
孙思邈首先认识到“此病至重,世皆轻之,不以为意,坐之死者,每年常有。”元代的齐德之和清代的马培之则明确记载:“此病非为小可,乃九死一生之病”(《外科精义》),“癫狗咬伤,最为恶毒……遭其害者,十死八九”(《青囊秘传外科》)。
然对此至危至重之病,历代医家对其病机却鲜有阐明。唯孟河马培之有关于狂犬病病机的记载:“己丑岁,宁波象山县,多癫狗咬患,遭其害者,十死八九,诸方无效。适有耕牛亦遭此患而毙,剖其腹,获血块大如斗,色黧紫,搅之蠕蠕然动,一方惊传,有张君者,明医术,闻之悟日:仲景云瘀热在里,其人发狂。又日:其人如狂者,血症也,下血乃愈。今犯此症者,大都如癫如狂,非瘀血为之乎?不然,牛腹中何以有此怪物耶!于是用仲景下瘀血汤治之,任其毒之轻重,症之发与未发,莫不应手而愈”(《青囊秘传外科》)。无名氏张君据狂犬病患者“大都如癫如狂”,符合张仲景对瘀血所致狂证的病机证治分析,因此认为狂犬病的病机为瘀热在里,并用下瘀血汤治疗,取得良效。3
临床症状,古代医家早有记载
《肘后备急方》最早记载了狂犬病的潜伏期和发病先兆:“凡猘犬咬人,七日一发,过三七日不发,则脱也。要过百日乃为大免耳”,“鼻头燥、眼赤、不食、避人藏身,皆欲发狂。”明清医家对狂犬病态表现已有较深刻的认识,《外科正宗》记载:“疯犬……舌外出……目昏蒙……涎自流……音不出……尾下拖。”《急救应验良方治癫犬咬伤毒发欲死》记载:“犬性义而善守,癫则不识人,不守家,颈硬头低,耳乖尾拖,直向前行,不返身顾后,闯人人家,不拘生热,不分人畜,无不乱咬,好犬被咬,亦触毒而癫。”
关于狂犬病的临床表现,隋唐医家只认识到狂犬咬人,人即现狂犬症状,即:“令人狂乱如猘狗状” (《诸病源候论》)。“狂犬咬人着讫,即令人狂” (《备急千金要方》)。“烦、乱动,作犬声”(《外台秘要》)。
明清医家对狂犬病的认识趋于完备,认为狂犬病的表现主要有:“痛甚,恶冷”“发寒热”“牙关紧闭,不省人事”(《外科理例》)。“发狂如狗状,大小便俱闭,外势急痛,腹胀痛”(《洞天奥旨》)。“眼红,腹内作痛”(《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目红音嘶,不知人事”(《串雅内外编》)。《急救应验良方》对狂犬病临床表现的描述最全面:“卒病心腹绞痛,如刀割,神识不清,痛剧无赖,自抓胸膺,嚼舌啮指,咬其肤肉,甚至嚼衣服磁瓦,不过二三时即死,惨状难言。”
历代医家对狂犬病临床表现的认识不断深入,隋唐时期以狂犬咬人、人即现狂犬症状为主,到明清时期则在此认识基础上,增加了对寒热、疼痛、腹胀、大小便俱闭等类似于狂犬病兴奋期或痉挛期的临床表现的认识。
4
古老的中医方子
狂犬病是必死之症,却有可治之方。中医学有治愈狂犬病的文献记载,有些是用同一方药治愈多人的非个案报道。
“用仲景下瘀血汤治之,任其毒之轻重,症之发与未发,莫不应手而愈”(《青囊秘传》)。
“用大剂人参败毒散,加生地榆、紫竹根浓煎,如病人牙关紧闭(照前法)擦之自开,急灌一剂尽,而神识清醒,两剂尽,其病若失”(《急救应验良方》)。
用万年青,连根捣汁服,并用渣敷咬处,“虽疯狗咬伤,眼红腹内作痛者,服之无不其应如响”(《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
浙江医家赵学敏、岭南医家劳守慎均有内服外敷万年青治愈狂犬病的经验记载。万年青有一定毒性,应用时不能过量。若在偏僻农村,被狂犬咬伤,又在注射狂犬疫苗的有效时间内无法赶到防疫部门,对于狂犬病这一必死之证,应立即运用上述历代文献所载的有效治疗方法,就地取材,加紧治疗。从这一点来看,研究古代治疗狂犬病的理法方药,不仅具有文献意义,尚有现实意义。
有些今天看来很原始的疗法,却孕育着科学的内涵。如“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的记载(《肘后备急方》),到1885年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疯狗咬伤治疗法”,就是从狂犬脑中提取狂犬病毒,并经减毒制成狂犬病疫苗。
……这不是广告……
给大家推荐《孟河大家丁甘仁方药论著选【丁甘仁】》,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描二维码可购书)
内容推荐
《药性辑要》,作者丁甘仁,初刊于1917年。该书分为三篇,分为药性总义、药性辑要卷上与药性辑要卷下。药性总义介绍了药物的气、味及其运用的总则;“药性辑要卷上”辑录了163种草部药;“药性辑要卷下”辑录了83种木部药、45种果部药、8种菜部药、23种金古部药、3种土部药、8种人部药、19种兽部药、5种禽部药、24种虫鱼部药以及药性赋。所选药物以《神农本草经》为主,又从《本草从新》中补人了部分药物,并标以“增补”二字以示区别。该书的文体以李士材《雷公炮制药性解》的骈体为主;对于增补部分,亦采用骈文,以便于诵读。该书对药物所增补的注释则采用《本草纲目》及《本草从新》。对于部分药物,还加了按语,专门介绍了用药的宜忌等。
《沐树德堂丸散集》,作者丁甘仁,初刊于1907 年。该书先以功效与证类为纲,辑录了补益心肾、脾胃泄泻、痰饮咳嗽、诸风伤寒、诸火暑湿、痧气的 162种丸散膏丹剂;又以科别为纲,辑录了妇科、儿科、眼科、外科63种丸散膏丹剂;后以剂型为纲,辑录了胶、膏、花露、药酒香油、膏药的64种方剂。书末,还辑录了丁氏经验内科33种、丁氏经验外科53种丸散膏丹剂。所辑录的方剂,并未列及药物组成、剂量、制作方法等,而是重点介绍了方剂的服用方法和功效。尤为可贵的是,篇末还附录了丁氏戒烟局的批示及膏丸及单稿、丁氏加减林文忠公真方戒烟补正丸、丁氏参燕百补戒烟膏丸等。该书是民国时期较全面的中成药集大成者之一,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西医治疗传染病文献精粹》,由中医出版整理发布,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老中医》电视剧剧照。,欢迎投稿唠嗑。
● 看嘴唇,就知道你身体哪不舒服,中医就是这么自信
● 这种飞针法,大家都应该学一学
点,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