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生”的动力及其养生保健意义
天地转运,寒暑往来,荣枯交替,人类生长壮老已,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天地万物的生息,人体生命的代谢运转均自有其“常道”。生命有其“生”的内在动力,这个动力是推动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是人体健康根本内在的东西,对养生保健及防病治病康复均有重大意义,因此值得探讨。“生”的动力
当代天文学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不断膨胀、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地球是离太阳的第三颗行星,是人类的诞生地。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相距的距离恰处星周宜居带,让地球不太冷也不太热,太阳成为地球上最主要的光源[1],也因此有了合适的液态水和光合作用,从而孕育了生命,孕育了人类。宇宙即自然,中华始祖伏羲氏即认识到自然的运行有其内在规律,即老子所谓“道”,孔子所谓“太极”。曾仕强曾讲到,太极就是宇宙一切共同生存的平台,就是宇宙万物万象共同的“基因”。老子曰:“道法自然”。《易经》认为,顺应自然为“吉”,不顺应自然则为“凶”。中医所认识的天人相应,顺应自然正是渊源于此。对地球生物来说,一切生命渊源于太阳之光热,其自然之道是基于“日心说”的,也就是说,自然“道”的核心是地球的绕日运转规律,地球生命的原动力在于太阳。地球的倾斜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移动,产生了阴阳不同的运动状态,产生四季,且主要表现在阳的状态不同。
古人面南,在白天观察太阳,逐渐观察到太阳的周期运动规律。古人从太阳周日视运动认识了昼夜规律,从太阳周年视运动发现了四季规律[2],并通过圭表、日晷等仪器就行记载和描绘,由此产生阴阳的观念,再创建了阴阳学说。《易传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为阴阳。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一”为阳,“二”为阴,“三”为变化。阴阳概念的内涵拓展,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结为阴与阳两大类、两个方面,一切生命的形成和变化,全凭阴阳二气的运动与转换,这就是“阴阳交而生物”。从阴阳的原始产生渊源看,地球绕日之道蕴生阴阳,而且阳是主导,阳促进阴的生成。
陈久金[3]认为,五行是指一年或者一个收获季节中,太阳的5种运行状态。太阳的运行状态不同,阴阳二气的状态就不同,气候寒暖程度不同。五行就是一年或一个收获季节中的5个时节。张登本[4]认为,五行发生的源头在于十月太阳历法将一年分五行(五季)。十月太阳历之所以将一季称为一“行”,是指气候会随着时序的迁移而不断地移行。一年五季气候移行变化的规律正好体现了五行相生之序,由此认为五行以及五行相生之序是自然规律的体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六微旨大论篇》:“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郝万山由此认为,五行是天地之气升降出入的运动趋向,即升降出入加升降平衡和出入平衡。可见,五行是由阴阳运动变化所衍生出来的,也是根源于地球绕日自然之道的。
天人相应,人与自然一体,阴阳、五行学说布于人体而应于脏腑、经络、气血等组织结构。陆广莘[5]认为,人体阴阳自和作为整体的稳态,即在周围环境的变化中保持自身的整体性和主体性。《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论述阳气之重要,犹如太阳与天体的关系,是生命的根本和动力。可见,阴阳运动中阳之运动性为主动,为事物运动的根本动力。阴静而阳躁,阴之运动性则为被动,阴阳自和的主动性在于阳。
综上,地球因太阳而孕育生命,太极、阴阳、五行等中医药理论均渊源于地球绕日运行的自然之道,人体健康的阴阳自和、阴平阳秘均为阴阳运动变化的结果,天人相应,无论自然还是人体之道,阴阳运动变化中起主导作用的为阳,而非阴。因此,人体生命之“生”的动力在于人体的阳气。健康微阳态
健康是人的身体、生理和心理所处的一种完全良好的状态[6],这个健康概念是依据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为基础的现代医学模式提出来的。中医学者则认为,健康是个体处于“阴阳自和”“形与神俱”“天人合一”的最佳功能状态[7]。当机体受到内外环境的刺激时,通过阴阳的自我调整,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保持正常,“阴平阳秘”,为未病;机体阴阳接近平衡,为欲病;机体“阴阳失衡”,为已病[8]。可见,人体的健康状态为阴阳运动协调和变化状态。
阴阳自和、阴平阳秘并非一个绝对的阴阳平衡点,而是一个阴阳相对平衡的区间,即健康的“正常值”是一个阴阳运动协调并相对平衡的“正常范围”。这个“正常值”包含微阳态、平衡态、微阴态等3个连续的状态。根据“阳主阴从”理论,阳性主动,阴之运动为被动,故“微阳态”相较于“平衡态”和“微阴态”的人体,其脏腑、经络和气血等物质与功能相对更为充盛,对病理因素的反应和抗邪能力更强,机体愈合能力更强。健康微阳态表现为机体健康,积极进取、性格开朗、反应灵敏,其抗病康复能力、心理应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均为健康状态中之激盛者。由于“生”的动力在于人体的阳气,故健康微阳态的“生命力”相对更强。
健康的微阳、平衡、微阴状态之间的关系值得重视。由于阴、阳的“微量”状态,在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关系方面表现并不激烈,而最应该重视的是微阳、微阴之间的转化关系。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过食生冷、过度房劳、苦寒药害等,容易导致微阳到微阴,甚至到阳虚病态。微阳易损不易复,阳虚、微阴要转为健康微阳态则需较长时间的养生保健,改变生活方式,加强锻炼,适度药食补益以达到健康微阳态具有重要意义。养生保健意义
由于微阳态健康者的生命力较平衡态、微阴态更强,故能更容易防病和康复,自然更可能获得健康长寿。因此,维持人体的健康微阳态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目标,微阳态也是康复和治疗疾病的调理趋向。养生保健当扶阳固本,要维持微阳态健康,则需在养生保健中保护和温养阳气,减少耗散和伤害。“扶阳”有宣通、保护、温助、调理阳气之意,扶阳以使人体阳气得到宣扬、强盛。“扶阳”的方法主要有药物、针灸推拿、气功、外治及饮食等疗法。健康“正常值”范围内的微阳、微阴容易受到各类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偏颇,故宜多采用效应柔缓的情志、运动、理疗、食疗等调理法。补泻药物不宜峻猛,尤其注意利用阴阳互制又互根的关系而阴阳并补,只是稍有偏向,并选用合理剂型以缓图。这是维持人体健康微阳态的主要养生保健原则与方法。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扶阳。针对易伤阳因素,人们须注意养成扶阳的生活习惯,如防止受寒、适量运动、按时作息及保证睡眠、合理进补。避免在夏天经常喝冰镇饮料,吹空调,露宿雨淋。冬天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狗肉、虾、泥鳅、黄鳝等,常用天灸罐、扶阳罐温灸关元、归来、命门、足三里及肾俞等穴位。遵循“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的原则睡好子午觉。地球绕日的自然之道获得太阳的能量成为地球生命之源,而对人的影响尤为重要,人体生命的动力必然依赖于太阳所赐予的能量,故而晒太阳为养阳的简单方法。晒太阳以背光而坐最佳,通过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而温养人体阳气。把背晒热,以舒服为度,人体阳气自然充足。肾阳是人体脏腑阳气的根本,故在肾经当令的亥时(21∶00—23∶00),采用艾叶、花椒、老姜等温热性质中药熬水泡足亦为养阳良方。
适当的药食补益为扶阳的重要途径。用于扶阳的药物力强者主要为附子、干姜、肉桂、桂枝、吴茱萸等,力缓者主要为补益肾精、肾阳的杜仲、续断、怀牛膝、桑寄生、菟丝子、巴戟天、锁阳、枸杞等,中等者为鹿茸、仙茅、淫羊藿等,辅助用药主要有甘草、砂仁、半夏、丁香、茯苓等。扶阳的食物有很多,果品类有荔枝、桂圆、榴莲、芒果等,蔬菜类有大蒜、辣椒、葱白、香菜、刀豆等,肉食类有狗肉、羊肉、海参、鳝鱼、牛肉等,调味品类有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生姜、桂皮、胡椒、花椒、红糖等。养生保健以健康微阳态为向的适当进补,如较短时期药补,一般多用温润的力缓类养阳药物,稍配力强、力中者,还需适当配伍熟地黄、黄精、山茱萸、桑椹等养阴滋液之品以反佐,并以阴中求阳。如较长时期补益养阳,则宜在国家卫生部门公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内选取药物,按照前述原则组方应用,在征求意见函中的党参、肉苁蓉、黄芪等亦可适当选用。
体质养生是中医养生的突出特点和优势,因而根据人体体质进行趋健康微阳态的养生极为重要。王琦将中国人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9]。各类体质均可从环境起居调摄、体育锻炼、精神调适、饮食调理、药物调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养生保健[10]。体质养生总不离虚实两端,虚性体质者各种体质养生保健手段偏用补法,如气虚、阳虚、阴虚体质者予以相应补气、温阳、滋阴;实性体质者偏用泻法,如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者予以相应化痰湿、清湿热、活血化瘀、疏理气机等治法。体质养生所用补泻,均宜缓图,不宜峻猛。根据健康微阳态理论,体质养生以健康微阳态为调理趋向。趋健康微阳态体质养生所用药食补益:平和质、特禀质者可不用药物调理,亦可用稍偏阳的阴阳并补;气虚质、阳虚质者可用温补阳气为主的阴阳并补;阴虚质者可用滋养阴液为主的阴阳并补;痰湿质者可用温化痰湿为主,略加行气与温阳;湿热质者可用清热化湿,不宜温养,清热亦不可太过和太久;瘀血质者可用活血化瘀为主,略加行气与温阳;气郁质者可用疏利气机为主,略加温阳。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托弗库珀.太阳简史:一颗恒星的传记[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88.
[2] 田合禄,王卿.五运六气天文历法基础知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1.
[3] 陈久金.中国古代天文历法[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66.
[4] 张登本.五行概念源于一年分为五季[J].中医药通报,2018,17(4):5-6.
[5] 陆广莘.中医学之道[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20.
[6] 李明霞,周志钦.论健康概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7):573-575.
[7] 李灿东,李思汉,詹杰.中医健康认知与健康管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02-205.
[8] 吴长汶,唐娜娜,杨小婷,等.对状态的准确辨析是把握健康的关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9):4005-4007.
[9]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10] 周登峰,李绍旦,高丽萍,等.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中医养生策略[J].山西中医,2016,32(6):1-3.
引用本文献标准格式:
石卫华,李勇华.“生”的动力及其养生保健意义[J].,2020,26(2):47-49.作者:石卫华,李勇华改编自:“生”的动力及其养生保健意义文字编辑:刘国华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