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用佛教中观思辨看《伤寒论》

用佛教中观思辨看《伤寒论》

先用一个比喻简单介绍一下中观:有两个三岁小孩,听说隔壁的王叔叔失恋了,很痛苦。他们就开始讨论、钻研、学习:为什么失恋会痛苦。讨论了半天,很难找到答案。忽然有一个小孩想起来了,王叔叔因为失恋,给妈妈骂了。这下他们觉得找到了答案:失恋会给妈妈骂,给妈妈骂当然很痛苦,所以失恋很痛苦!整个逻辑链完美无缺,但我们都知道,这不是答案。
世人对佛教核心教义“空性”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这个阶段。故圣者龙树菩萨创立了整个中观思辨体系,就是通过严密的逻辑追问,最终让小孩知道自己对失恋痛苦的理解是错的。那么正确答案在哪里?《楞严经》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佛法好比荷尔蒙,只要小孩吃了荷尔蒙,自然会发育,只要发育,自然会恋爱,只要恋爱,自然会感受失恋的痛苦,在这时候理解的失恋痛苦,才是真正的答案。
所以,学过中观的人,逻辑能力非常强,比如学习中,我经常问一个问题:凡夫面前的杯子,在佛眼里是什么?
答案1:是杯子。错!要是凡夫看着是杯子,佛看着也是杯子,那佛法有什么好修的?浪费时间啊!修行无意义。
答案2:不是杯子。错!要是大家都认为是杯子,佛说是筷子或者别的东西,那佛是精神病啊!修出精神病的法,能修吗?《金刚经》是精神病患者的胡言乱语吗?一定错!
答案3:没有杯子。错!要是佛看不见杯子,那看得见众生吗?看不见众生,怎么度众生?还八万四千法门,应机施教,那不是扯淡吗?还是错!
所以,在佛眼里的这个杯子,说是杯子错,不是杯子也错,没有杯子还是错!正确答案是什么?是包括杯子在内的,整个宇宙的“空”“有”一切显现!理解吗?当然不理解。空性本来就是圣者的游戏,好比恋爱是成年人的游戏,凡夫幼儿能理解才怪!
这就是中观思辨的威力:看破一切假象,撕掉一切伪装,暴露事物本来面目。

用这种思辨去看《伤寒论》,就知道《伤寒论》这本书,是有重大结构性缺陷的,缺陷在于整个六经辨证的体系。
我第一次听到类似的观点,是在跟师上海市岳阳医院院长张天教授的时候。他说:张仲景对整个中医的贡献,主要是2个:搜集了一批古代效方和经验用法,创立六经辨证体系。前者贡献非常大,而后者,六经辨证并不好用。
我当年也是中医热血青年,崇尚经典,听着这话明显感觉不受用。但在后来自己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通过摸索、碰壁、反思、突破,最后才认识到张教授的这个感悟,是真知灼见!
我学习的开始阶段:背伤寒,背不出。看伤寒,看不懂。看注解,越看越糊涂。似乎搞懂了一点,上临床病人坐在你面前时,根本用不上!所以,我在大学时代,学习《伤寒论》的最大收获,是放弃学习《伤寒论》!
后来我听到一句至理名言:知道放弃,是一种智慧!
但不学《伤寒论》不等于不用伤寒方,更不等于不用经方。从我的临床实践看,经方真的好用,极其好用!比如麻黄汤治疗感冒头痛,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恐惧症,桂枝汤、理中汤、小柴胡、肾气丸、小陷胸、四逆散,这些方子我几乎每天用,疗效卓著,问题是我极少用六经。
所以,我学《伤寒论》是反着学的。比如治疗胃痛,发现某医家说小陷胸汤治疗胃痛效果好,那我就尝试,真不错!所以,《伤寒论》中有关小陷胸的一些条文也就懂了。再比如,治疗治疗白天不咳嗽,晚上咳嗽的病人,某医家说小柴胡用原方,效如桴鼓,我再尝试,真不错!所以,小柴胡汤也就逐渐会用了。我就是这样,从拾人牙慧中,逐渐积累经方的遣方规律和用药经验,完全不研究条文,完全不研究六经。我觉得这条研究伤寒的路,似乎让我走通了!
问题是古人没我那么幸运,他们受条件所限,医书极其匮乏。那要学习中医的唯一方法,就是背诵《伤寒论》。好比牛吃草,先吞进去,再慢慢消化。在实践处方中,逐渐建立条文、症状和方、药之间的联系,摸索处方规律,最后突破、创新。而所谓的突破、创新,我的理解,就是对《伤寒论》条文和六经辨证体系的否定!
在研究《伤寒论》的历代流派中,类方研究是极其重要的一支。所谓的类方研究,就是以方为线索,统摄条文,直接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依据。这其实也就是打乱整个六经体系的研究方法,说是对六经的升华也好,否定也好,话怎么说都可以,反正就是这么回事。

这里我拿“太阳病”举例:
整个太阳病,在《伤寒论》中篇幅最重,与《伤寒论》之名称也息息相关,所以太阳病在整个《伤寒论》中地位堪为六经之首。
太阳病分“太阳经证”和“太阳腑证”,前者为核心,后者包括蓄水、蓄血、结胸、痞证,为太阳病误治后的处置。太阳经证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表郁轻证”三部分,分别对应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越婢之组合。
从整个架构来看,张仲景是想用整个“太阳病”的理法方药治疗整个外感病,写成“治感冒攻略”。那我这里就要问了:如果我只用《内经》的藏象理论,比如:肺主宣肃,肺主皮毛,鼻为肺之窍,等理论体系,不用“太阳病”体系,能不能治感冒?或者,我只用“太阳病”体系,不用《内经》藏象体系,能不能治感冒?
不好意思,我现在天天治感冒,所以我知道答案:用《内经》藏象理论,不用“太阳病”,治得更好,而反之,寸步难行!要是有医家,敢用无汗麻黄汤、有汗桂枝汤来治感冒,一定闯祸!张仲景所写的整个太阳病体系,虽费尽心机,但纯属画蛇添足!
《伤寒论》“太阳病”理论和处方架构,是有严重结构性缺陷的,缺陷是:缺少清热解毒!针对一个有发热的感冒患者,退热是第一位,但退热药物主要不是麻黄桂枝!
虽然《伤寒论》中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但显然张仲景并没有掌握清热解毒法治疗外感的处方和用药经验。刘渡舟、胡希恕等老先生在讲解这些涉及温病的伤寒条目时,也是直接对接温病方药,而不是经方的。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伤寒论》讲太阳病,误治的处置那么多。蓄水、蓄血、结胸、痞证等等,光一个泻心汤就有4种。因为从我的治疗经验看,治疗外感上手用麻黄汤、桂枝汤,不误治的情况比较少,风寒本来就会化热,何况风热还占感冒的大多数。张仲景这么用,他也一定会误治!
整个《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太阳病一破,基本就破了。少阳病小柴胡汤,治疗往来寒热,夜间的所有症状,都特别好用。但症状和方药之间的理论基础,是《内经》好用,还是“少阳病”好用,或许要追溯一下小柴胡汤的来源才能确定。至于乌梅丸,我只知道难治性,又无法明确诊断的腹痛,偶用之会有神效,但千古之谜“厥阴病”搞不懂似乎也并不影响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所以这样一来,整个六经辨证体系,是张仲景创新突破,还是画蛇添足,就很明显了。
在这里我想用一些公认的证据,加上我自己的逻辑来还原一下张仲景撰写整个《伤寒论》的过程:
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从《内经》的“五运六气理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然后他从道家的《辅行诀》体系(应该不是这本书),和其它途径,得到了一些有效的方子并加以运用。然后他希望用“六经辨证体系”对这些方子进行系统化,撰写了《伤寒论》。但后来他又发现,很多疾病和经验方的用法,似乎用六经无法圆融,又撰写了《金匮要略》。所以《金匮要略》创作的本身,就是对六经辨证的无奈!
懂《伤寒论》的人只要一看《辅行诀》,就知道“伤寒方”和“辅行诀方”息息相关。但《辅行诀》架构完整,清晰,为以五脏为核心的处方体系,和《内经》藏象理论一脉相承。虽然陶弘景南北朝在后,张仲景东汉末年在前,但从整个著作理法方药的一体性看,《辅行诀》是纯道家传承体系,不是东拼西凑的著作。结合古代道家门派内保密的一些规则,一定不是陶弘景抄张仲景,而是张仲景抄了陶弘景的祖先。非但抄了,还做了改动:比如号称“伤寒第一方”的桂枝汤,则来源于《辅行诀》小阳旦汤。麻黄汤,为《辅行诀》之小青龙汤。《伤寒论》之小青龙汤,为《辅行诀》之大青龙汤,等等,这种改动比比皆是!
我在这里还想提一句的是:他把“阳旦、阴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道家对方剂的命名体系,改得面目全非,其背后的用意是什么?!否认五行,用其六经,这是我的猜测!
整个《内经》创立的中医体系,是以五脏为核心的整体观,这一点举世公认。道家秉承其传统,《辅行诀》即是见证。但张仲景用五脏的方,来套他的“六经”,故其牵扯、其矛盾、其难解、其脱离临床。所以,我对《伤寒论》的学习总结是:好方,好药,但不能按照六经来用!
最后引用上海已故中医泰斗姜春华老先生在讲解《伤寒论》时用的一句话:我们要做《伤寒论》的主人,而不是《伤寒论》的奴隶!

淘宝店:心之味店
心之味,颠覆你的枸杞观
原酿无掺杂枸杞蜂蜜
小朋友喜欢的心之味枸杞芽茶
心之味至尊枸杞富硒低农残
心之味代理纯有机浓香小米

上海民间中医:,中医狂人。现在君和堂、熙和堂、三爱中医门诊部执业。

专为中医行内人士设置的:“”个人,里面的纯原创、极专业、最高端的中医行内文一定不会让您空手而归!
欢迎转载,但请标明原作者和出处: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本

五味子中医学堂的荔枝微课:

其他推荐阅读文章:
从一例神经炎治疗案例谈运用中药的西医思维
麻黄细辛,鼻炎克星!
治咳的王道与霸道
用《内经》魂魄观治疗一例儿童恐惧症
肿瘤患者的非西医干预
眨眼非眼病
是药真的三分毒吗?
抗高原反应中医治疗方案
小儿常见病的家庭处置:咳嗽、感冒、鼻炎、厌食、便秘、腹痛、腹泻、湿疹、多动症
马齿苋的抗病毒作用
邓老名方系列(暂缓)
急性胰腺炎 病房里的中西医PK
春暖花开话病毒
她不知道腿该怎么放
直面桥本
中医治疗小叶增生
中医行业深度分析文
中医治疗抑郁症
一例非常有意思的嗜睡病案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