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最好的捷径就是把基础打牢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学习中医有没有捷径?这是中医圈内部经常讨论的问题。纵观古今名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基础很扎实,无一例外。中医的实践性很强,有幸得到名师指点或者学习名医经验固然重要,但是若自己的基本功不扎实,则很难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充其量算是模仿,模仿就意味着永远无法超越。
学习中医,譬如平底起高楼,只有基础牢固才能建造的更高,否则很危险。中医的基础是什么?古人早就给出了答案,可以读一读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自序》,药王孙思邈《大医习业》,还有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自序》。仔细分析,这些书籍可以分为基础理论部分,诊断治法部分,本草方药部分,还有针灸经络部分,涵盖了中医的理法方药。
为什么学中医要研究经典?并不是我们崇古,而是因为经典就是基础,经典本身就是教你如何去认识疾病,诊断疾病,然后治疗疾病,理法方药一应俱全。进入现代社会,中医教育融入了现代元素,开启了大学教育,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学习中医。
坦白地说,中医药大学的教材可以称之为现代中医学的基础。我们现在学习的各版教材的蓝本,都是以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那些德艺双馨的名老中医编著的,他们都是临床实战大家,也是理论家,非常了不起。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有缺点瑕疵,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学教材瑕不掩瑜,确实能够指导中医临床。这些教材,无非是把古代中医经典中有关基础理论、诊断治法、本草方药、针灸经络等部分,分门别类尽可能用现代语言描绘出来,适应现代院校教育。
如果向上追溯,早在上世纪初期全国就有人兴建了许多所中医院校。解放后的院校教材编著、教学方法、课程安排,与更早的中医院校相比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民国中医院校教育培养出了许多名中医,其实战水平也是有目共睹的。
当前,中医院校的每一门课程都是基础,从《中基》《诊断》《中药》《方剂》《针灸》《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到西医各门课程,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要吃的很透才行。大学生,年青活力,专门学上好几年都未必会看病,而有些大神或者爱好者号称看了一本书就自认为天下无敌,正常人都不会相信。
所以我很少与爱好者争论中医,因为有些最基础最基本的概念对方都没有搞明白了,问出的问题简直是笑话,还扯啥。别人五年本科甚至八年硕士、十一年博士都没研究透彻的课题,你通过走马观花似的几篇网络文章就超越他们?听起来匪夷所思,可能吗。
我也不怕得罪人,现在有些中医普及教育机构不指导学员从基础学起,而是把自己的一家之言包装成完美无缺的理论,开班向普通老百姓讲,听起来很有趣,但是临床有效率到底是多少?内行人都不傻。真正的中医基础知识学起来很枯燥,需要记忆积累的东西太多太多。
教材是基础,只有把教材研究透,反复研究,才会不被神医忽悠。这些年,社会中医大师一拨又换了一拨,一拨倒下,一拨又出现。原本这些大师的理论就有很明显的漏洞,如果把教材基础打牢,一眼就能看穿,我们可以吸收其精华的部分,而把那些噱头或幌子的东西撇开。所以,拼命研究教材,包括西医教材可以培养自己定力,我当时学中药方剂的时候,一味药从采集到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全部背下来,每一张方子,从不背方歌,一口气就能说出组成、功效主治、加减变通。如今很庆幸当年每天早起,在校园的安静角落背中医,虽然那些东西不考,但是对今天的临床看病很有用。
当然,基础就是基础,如果没有老师指导,没有经过自己亲手操作,即便基础再好,那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如同《外科学》学的再好,没有老师带,没有自己实战开刀缝合,在病人眼里一切归零。基础不牢固是万万不行的,只有基础没有实践也是万万不行的。
现在中医院校每年大量毕业生,几年后之所以成手的中医少,并不是因为我们脑子不好使,一方面是由于多数中医学子下的功夫还太少,没下苦功夫,基础不牢固。另一方面是毕业后由于平台等各种原因,能手把手教你的老师少,自己的实践机会也少。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医教材不好或者中医药大学不好,关键还是靠自己,只有基础牢,才能飞的远飞的高。正如姚梅龄教授所言,中医比来比去,最后比的还是基础。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