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之间少些道德绑架,多些信任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道德绑架这个词这几年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许多行业都可以触及到,可能与特定的社会环境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医疗行业,道德绑架的现象经常出现,并且是双向的,有时医生对患者也有道德绑架,这不稀奇。
我所耳闻的一个故事,发生在南方一座普通的三线城市,觉得很有代表性。
有一位青年中医刚毕业时没有患者,于是就在一家药店坐诊,但几乎无人问津,即便有人来咨询,也都是带着怀疑的眼神。顶多就是免费把一把脉,与其聊一下自己身体的情况,甚至也有个别人其实就是拿把脉来消遣。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位疑难杂症患者,屡次经过医院西医系统治疗和多位中医名医治疗,但是却没有丝毫疗效。原本是找这位青年中医咨询的,后来大夫也开了方子,病人看方子也不大,于是就怀着狐疑的心态抓了药。
几天后患者来复诊,这么一个疑难杂症竟然被治好了,大夫很高兴,患者也跟高兴。后来,这位青年中医从别的渠道得知患者一直稳定没有复发。但是,这位患者后来却经常来药店找别的中医名老中医就诊,路过坐在门口的青年中医,每次连招呼都不打,也从来没有给这位青年中医介绍过一位患者。
熟悉中医的人都知道,公立医院或者社区医院之外的青年中医其实行医很艰难,没有两把刷子很难立足。体制外的中医,口碑尤为重要,不同于卫健委直接领导下的医疗机构。说白了,如果开方子太大,病人不买账,嫌药贵。如果开的方子又特小,老板又不高兴,归根结底若不能赚取利润,肯定也不会受老板待见。
所以,许多人许多药店诊所邀请我去坐诊,其实我个人很为难。因为我开的方子几乎都是参照明清民国那些名医的药味数目和剂量,8至14味药,哪怕平和如山药,剂量极少超过30克,所以一副药绝大多数在10至40元之间,与那些一副药动辄上百甚至好几百,七副中药需要好几千的大夫相比,我不可能创造很大的利润。
也正因为如此,每一位青年中医都渴望得到患者的认可,都是兢兢业业,我们有时为了一个疑难杂症晚上回家还需要翻许多书。说实话,我们渴望被理解,渴望被认可,甚至说的直白一些,也渴望患者之间的口碑宣传。但是,每个人得性格与脾气是不同的,有人热心肠喜欢到处说,有人喜欢沉默。
其实,这问题如果看明白,就不会如此纠结了,无非是病人多了个人收入高是好事,病人少了个人可以多休息多看书也是好事,左右都是好事,何不顺其自然,又不想着当名医当名流。
我个人以为,医患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是客户关系,更不是什么普及众生的壮举,治病救人,我们干的就是这个行当。有效更好,皆大欢喜,但是若纠结于有特效的患者反而不给介绍患者,这就有点矫情,有点道德绑架的意思了。说白了,即便我们确实治疗有功,但也没权利干涉或者改变病人的为人处世方式,我们只是个大夫而已。
同样,患者也不要对医生进行道德绑架,医生也是人,有七情六欲,有爱恨情仇,有父母妻小,需要吃饭休息睡觉拉屎撒尿,面对委屈欺压也会发脾气,也会冲动。现在许多人对医生道德绑架,与各种媒体的宣传捧杀有关,仿佛好医生就应该24小时不吃不喝不睡不管家人与自己,把生命全部交给医院与病人。这要求,这不是医生,比奴隶还惨,人民公仆也达不到这个境界。
有些人不管法律与公德,以为提任何要求医生都需要无条件满足,哪怕有道理没道理,哪怕是工作还是休息。即便是观世音菩萨,也不可能如此有求必应吧,点上香想要什么要求就要求菩萨必须满足,估计他老人家肯定会生气。医患之间,多些理解与坦诚,少些套路与绑架。相互信任,是治疗的前提,真诚配合,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也有些人因为挂不上号就道德绑架,殊不知我已经做出了最大努力与牺牲,开设不限号的坐诊地点,如果真的信得过就去,又何必抱怨。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无论患者还是医生,都是宇宙一微尘而已,不要因为自己心理阴暗扭曲,或者因为看了一条新闻,就把周围所有的医生或者患者都看成十恶不赦的坏人。世上还是好人多,好人也会有好报,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此外再次重申,生命有限,一寸光阴一寸金,本号是我谈中医发牢骚的地方,不迎合任何人,觉得有用就看看,觉得没用就取关。三番两次出言不逊,无聊挑事,若不悔改,直接拉黑。不承接任何商业广告,不接诊网诊患者,不回复任何网络健康咨询,不与任何人争论,不参与门派之争。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