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纳入“第四版治疗方案”的防风通圣
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其中为那些未能确诊的观察期患者,制定了以藿香正气、防风通圣等中成药为主的治疗方案,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无助和恐惧心理,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防风通圣散的历史,以全面了解这个千古名方的面貌。防风通圣散,出自金元四大家刘河间(刘完素)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属于表里双解剂,当初学习这个方子的时候,对它并没有什么好感,因为药物组成格外多,方歌也比别人多两句,增加了背诵难度,但世事总是逃不脱“真香定律”,此方临证极为好用,对于很多内科、皮科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更是在这次的肺炎治疗中,从众多方剂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官方“认证”,虽然占了这次肺炎证型的便宜,但是也能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方剂的有效性。
先来秀一下基本功,背个方歌:
防风通圣大黄硝,
荆芥麻黄栀芍翘,
甘桔芎归膏滑石,
薄荷芩术力偏饶。
表里交攻阳热盛,
外疡疮毒总能消。方歌是十七味药,实际是十八味,因为本方最初是制散剂服用,煎药时还要加生姜3片,生姜一物虽是药食同源,但是既然加入方内,定有其妙用。关于生姜重要性的论述,曾经看过一个桂枝汤的病历,一患者终日畏寒,经常感冒,于某年夏天来诊,自谓背部怕冷,既不能洗冷水,也不能睡凉席。据其脉症,拟桂枝汤原方合玉屏风散,服5 剂后身暖如日浴,嘱其再服上方。适逢生姜用完,遂煎无生姜的桂枝汤服。不料,服了没有生姜的枝枝汤,全身瘙痒难忍,且不得汗出,皮下郁郁不畅,十分不舒适。问医生有何变故?当即与其测血压,诊脉察舌,听心脏,未见何特殊体征。诸身一如常人,料无妨碍,不必易方,嘱其觅生姜置药中再煎服。当日又进上方一剂,因诸药齐备,药后身痒止,仍如前述,身暖如热浴温煦。病者惊叹不已,差一味生姜就效果殊异。(此病历收录于《三年难得师承录》)接着说回防风通圣,十八味药中,很多药物功能甚至是相反的,既有发表祛邪的中药,又有泻热通便的中药;既有辛温解表的中药,又有苦寒凉中的中药;既有攻邪去实的中药,又有扶正补虚的中药,看似不符合中医组方的常规,但是既然是“大家”出品,流传至今,必然有其深意。明代医家吴鹤皋在《医方考》中的论述颇为详细,他认为“表里客热,三焦火实者,此方主之。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之在肠胃者,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之在决渎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连翘、黄芩,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之为患,肝木主之,川芎、归、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术,又所以和胃气而健脾”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此处并未提到生姜的作用,而清代名医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说:“生姜,通畅神明,辟疫,且助生发之气,能祛风邪。”由此可见,看似组方药物的效果各不相同,实不离其名“防风”一用,清王旭高评本方说:"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神耳。"此方至今已流传千年,古今医家及民间百姓很多已习得用此方防病治病,常用来治疗感冒、腮腺炎、扁桃体炎、牛皮癣、荨麻疹、风疹、瘙痒症、湿疹、疮疖、扁平疣、斑秃等病。清代医家雷丰在《时病论》中所说:“此方是河间所制,主治甚多,不能尽述,其药味表里气血皆备。”有些药房老师傅,会在每年四立之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及其前后一天,吃一包防风通圣丸来防病保健。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连建伟方剂学批注》,由中医出版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