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临证心悟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芍药、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半升组成。可理解为麻黄汤去杏仁加干姜、五味子、芍药、半夏,或桂枝汤去姜、枣,加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而成。本方所治为外有风寒、内有停饮而表现为恶寒发热,咳喘,咳痰稀白,甚或咳逆倚息不得卧的“外寒内饮证”。《金匮要略》则将本方作为治疗溢饮之主方,乃取其发汗解表、通阳化饮之用。如寒饮久郁成化热者,则可用小青龙加石膏汤。但应该指出的是:小青龙汤外可散寒,内可化饮,但其作用重点在于温化寒饮,因此,无论有无表证,只要有咳喘,咳痰清稀,舌苔白腻水滑等症,皆可选用小青龙汤治疗。唯该方用药多辛散温热,所以不可滥用,而且即使服用有效,也不可久用。日本汉方医家矢数道明先生曾用小青龙汤治疗一例50岁关节炎的妇女,其身体肥胖,左侧关节肿且积水,屡次抽水,但疼痛剧烈,行动不便,投用小青龙汤加石膏则不再积水(《汉方诊疗三十年》)。此即溢饮,“当发其汗”。
大青龙汤临证心悟
大青龙汤为麻黄汤麻黄加倍,杏仁四十枚,更加石膏如鸡子大,生姜三两,大枣十枚而成,乃峻汗之剂。重用麻黄等以发汗解表;石膏可发越阳郁,清热除烦;甘草、大枣以扶正调和诸药。共奏发汗散寒,清热除烦之功。在《伤寒论》中重点用于治疗“寒闭阳郁”之证。第38条所论,“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何以名“太阳中风”?而39条所论,“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何以名“伤寒”?其实,此中风和伤寒,乃相对而论,二者皆可能是伤于风寒之邪,中风不是单纯受风,伤寒不是单纯受寒。《伤寒论》只是基于中医“审证求因”和“比类取象”的思维方式,习惯把相对沉静的、不能食的、偏于阴证的称为“伤寒”,或“中寒”;而把相对兴奋的、能食的、偏于阳证的称为“中风”而已。如太阳病分中风、伤寒,阳明病分中风、中寒,《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五脏也分中风、中寒,就体现了这种精神。而仅就第38条所言,较之太阳病伤寒麻黄汤证,相对兴奋,且相对偏干阳证,故称“太阳中风”。此39条所谓“伤寒”,即外感病的代名词,当然包括外感寒湿之邪,或类似于《金匮要略》所论大青龙汤适应证,即水饮流溢四肢的“溢饮”证,而表现为“脉浮缓,身不疼,但重”,所以治当用大青龙汤峻发其汗。刘渡舟教授曾治一女子,洗衣受寒诱发单臂肿胀疼痛,按风湿治疗无效,见其舌红绛,苔水滑,认为是寒饮闭其热,投用大青龙汤一汗而解(《伤寒论十四讲》)。此即溢饮之类。只是本方作为发汗峻剂,阳虚者当禁用,即使遇到需要发汗的适应证,“不可令如水流漓”。至于方后注“温服l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就是强调大青龙汤峻猛,用药需慎重之意。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心悟
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麻黄附子细辛汤,一般认为适合于“太少两感”,但在《伤寒论》301条、302条均明确谓之“少阴病”,实际上,即指少阴阳虚体质之人,阳虚外感风寒为病。因少阴阳虚,抗邪无力,故见“发热”“脉沉”,而非太阳病的“脉浮紧”。所以,治疗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麻黄附子甘草汤,即大青龙汤减细辛、加甘草,散寒之力稍减,益气作用增强。至于《伤寒论》92条所谓:“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其病机实际上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相类,以阳虚,不救其里,迅即阳脱,所以当急用四逆汤救治。称“太少两感”,非也。临床上,凡老人、虚人外感风寒,表现为阳虚风寒表证,均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其他疑难杂病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哮喘等,有阳虚寒阻病机者,也常有卓效。针对心动过缓,一般可配合生脉散,或加用黄芪、丹参、淫羊藿等,共奏益气活血、通阳复脉之功。可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有一定疗效。
文章摘自:
图书名称:赵进喜临证心悟
图书作者:赵进喜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