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误用,非常不应该的误用,但正是这次误用,让我深刻理解了麻黄汤和麻附辛汤,也算是没有白摔个跟头吧。这次是我老公,当了可怜的小白鼠。当小白鼠遇到三脚猫—— 话说2013年1月4日,周五,晚上,我老公下班回到家,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发烧38度。主要症状为:怕冷,手脚凉,无汗,浑身酸疼,不渴也不咳。然后他强烈要求来一付麻附辛。虽然我觉得不是太准,心想也可能是葛根汤证,但看到他冷得瑟瑟发抖的样子,觉得麻附辛也差不多,身上酸疼就加葛根吧。于是我三下五除二,抓了一付麻附辛加葛根。8点钟,我老公喝了半付药就上床睡觉了。但我心中也有些打鼓,如果是葛根汤证呢?会不会用错了药? 10点钟,网上遇到林大夫,说起这事,林大夫问了句:你摸脉了吗?脉浮吗?我的头嗡的一下,赶快摸脉,脉有点浮,每分钟90。这次我还真的是用错药了。 我:用错药会怎么样? 林:可能会出现内热口干口苦,准备好小柴胡备用吧。 这个夜里,他身上非常烫,象个火炉一样,吃了麻附辛之后烧更高了。夜里前胸出了少量汗,但后背无汗。半夜12点半,出现口苦症状,吃一包小柴胡,早4点半吃一包。早上7点量体温38.5度,这个温度比他夜里还降了些。早上前额和两侧头疼,口渴口干苦,浑身酸软无力,卧床休息。 1月5日,早上我给煮了一付小柴胡加石膏葛根。为了治疗头疼,针刺他双手合谷,印堂和右侧太阳穴上方放血。左侧想再放血,他死活不让了。由于发烧不退,全身无力,只好请假在家休息。 1月5日中午,改用小柴胡加石膏葛根白芍麻黄,病情未有明显变化。 这个情况下,我也咨询了建军大哥,他建议用葛根麻黄汤。但是这个方法林大夫不赞成,说用石膏会造成引邪入里。林大夫建议用小柴胡合葛根汤。晚上8点喝了半付,没怎么出汗,仅脖子出了少量汗,温度仍然38.1度。凌晨3点量37.5度,于是把剩下半付也喝掉。这次很快出汗了,汗出得比较多。早上6点还一身汗,但确实退烧了。我看着他这一身大汗,心里想,估计病不除啊。但他说比昨天感觉好多了,就上班去了。 1月6日晚,他下班回家,说上午还行,但下午又发烧了,38度。怕冷,口渴,口苦,无汗,腰酸疼,精神不佳,嗓子疼,有点咳嗽,小便黄,昨天无大便,今天大便一次前干后不成形。这次的怕冷是穿多衣服还冷。我想来想去,觉得是少阴合少阳。与林大夫讨论病情,让我摸脉。双手关浮,以左关为甚,右手脉软,象芤脉,左手不那么软,但也不象紧脉,85次每分。 林大夫判断:你老公现在这个情况,我判断应该是太阳少阴之间,也就是桂枝加附子汤。他无汗其实不是表闭了,而是前有津液被劫,后有汗出太过,伤了津液,无以为汗了。所以要重用炙甘草、白芍、大枣。同时肝有虚热且肯定肝阴不足。左关浮甚,所以用山茱萸收敛。党参也可以补津液。 晚上11点,桂枝加附子汤半付。一觉睡到早上5点,出汗中等,早上量37度。 1月7日,晚上也未再发烧,仅剩下嗓子发干,身体已无其他不适,外感症状已经消失。 通过这次误用发现,中医的治疗方法是维持身体的平衡,泻实而补虚。这次犯了个实实之错——阳不虚而用附子温阳,造成了肝热阳亢,正是所谓亢龙有悔。同理,如果是麻附辛证而错用麻黄汤,就是虚虚之错了,估计也会很难收场。以前一直想知道麻黄汤证和麻附辛证误用是什么样子,今天可算是见识了! 总结: 1、麻黄汤证会出现身上酸疼,内里阳足,但是毛孔闭塞,只需用麻黄开鬼门发汗即可。 2、麻附辛证一般不会出现身上酸疼,因为阳不足,会出现极度怕冷,昏昏欲睡等症状。这种怕冷是来自于身体内部的,多穿衣服是解决不了的。 3、发汗太过,出现伤津,也会造成无汗。 4、桂枝加附子汤,即是太阳向少阴证转化之间的方剂。 附:本次用到的药方: 1、麻附辛汤加葛根: 附子30,麻黄15,细辛10,葛根40 2、小柴胡汤合葛根汤:葛根30,麻黄10,桂枝6,生姜10,甘草6,白芍10,大枣10,柴胡10,黄芩10,清半夏5,党参10 3、桂枝加附子汤:川附片20,桂枝15,生姜15,大枣15枚,炙甘草20,白芍20,山茱萸30,知母30,生石膏40,生麻黄6(因家中知母没有了,去知母改成黄柏10,黄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