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针灸治疗各论 / 正文

心悸针灸治疗辨证配穴手法解析

定义(palpitation): 是以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症的病证。 临床表现: 一般多呈发作性,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因: 其发生常与体虚劳倦、情志所伤、感受外邪等有关。 病位: 在心,与胆、脾、肾等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 脏腑功能失常,心神失养或心神受扰。 西医学: 心悸可见于西医学的心血管神经症、心律失常、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贫血、低钾血症等疾病中。 【辨证】 主症: 自觉心中悸动,时作时息,并有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甚则不能自主。 兼症: ①见气短神疲,惊悸不安,舌淡,苔薄,脉细数,为心胆虚怯。 ②头晕目眩,纳差乏力,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弱,为心脾两虚。 ③心烦少寐,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 ④胸闷气短,形寒肢冷,下肢浮肿,舌淡,脉沉细,为水气凌心。 ⑤心痛时作,气短乏力,胸闷,咳痰,舌暗,脉沉细或结代,为心脉瘀阻。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调理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及相应的俞、募穴为主。 主穴: 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膻中 配穴: ①心胆虚怯配心俞、胆俞. ②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 ③阴虚火旺配肾俞、太溪。 ④水气凌心配三焦俞、水分。 ⑤心脉瘀阻配心俞、膈俞。 方义: ①心包经络穴内关及邻穴都门可调理心气,疏导气血。 ②心之原穴神门,宁心安神定悸。 ③心包之背俞穴厥阴俞配其募穴膻中,可调心气,宁心神,调理气机。 ④诸穴配合以收宁神定悸之效。 操作: 毫针刺,按虚补实泻操作。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交感、神门、心、脾、肝、胆、肾。毫针刺,轻刺激,亦可用埋针法或压丸法。 (2)穴位注射法: 选穴参照基本治疗。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次每穴注射0.5ml,隔日1次。 【按语】 1.本病可发生于多种疾病,治疗前必须明确诊断。 2.针灸治疗心悸有一定的效果,尤其对功能性病变所引起的心悸效果更好。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