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史上最全!家庭艾灸防病治病诀窍,收着吧!

史上最全!家庭"艾灸"防病治病诀窍,收着吧!
转自公众号:广东省中医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A3MTMwMg==&mid=403803550&idx=1&sn=1bd25a40a3f8a78744fdb5ebe8b4efe6

▲指导医师:陈党红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副主任医师

编者按:陈党红主任原本在急诊,工作强度大,因此身体累,脸色苍白。当时吃四逆汤等汤剂调理,一天三顿都在吃姜,也还没有缓解。后来陈主任坚持做艾灸,保健大穴位,足三里等。后来陈主任气色、精神等发生很大的变化。

古人讲:“一针二灸三用药”,“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是古人治病的一重要法宝,且艾灸操作简单,选材方便,现今也成为广大家庭养生保健的方法。

一、何为艾灸?

艾灸,简单说就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用热刺激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治疗方法。

艾是属纯阳植物,能够温通经络、祛寒除湿,补益人身阳气,艾灸时温热可为身体补充阳气将寒气排出体外,特别适合现代人养生调理亚健康、甚至是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艾叶含17种已知化合物,并且挥发油含量、总黄酮含量、燃烧发热量等明显,服之则走三阴而驱一切寒湿,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为康寿。艾叶具有异香,熏烟能驱蚊蝇,清瘴气,具有杀毒功能

二、艾灸的适宜人群:阳气亏虚、气虚、血虚人群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与艾灸媲美,即能治疗又能调理、还能保健;即能适宜老人又能帮助婴幼儿;即能适宜病人又能适宜健康人。也没有一种排毒方法安全性超过艾灸;更没有一种药物可以像艾灸一样双向调理。

三、如何选择艾条

1、看颜色:好的艾绒呈土黄色,而劣质的艾绒呈青色/青黑色,茎秆颗粒很大;当年的艾绒是青绿色、青黑色,味道浓烈。

2、闻艾味:品质好的艾绒气味芳香且清淡。品质差的艾绒味道很浓且刺鼻,甚者还有霉味。

3、摸质感:好的艾绒摸起来柔软细腻,而差的艾绒手感很粗糙

4、捏紧实度:好艾条艾绒容易抱团,端口紧实细腻,密实度好,即使把包装纸撕掉,也不会完全散掉,燃烧全面,温灸更到位;劣质艾条,包装松散,把包装纸一撕掉就会散落,燃烧不全面,药性不均匀。

5、感受艾火:好艾条火力柔和不烈,渗透力强。差的艾条火刚烈,渗透力不强,易有灼痛感。

6、看燃速:好艾条的绒细腻蓬松,相对劣质艾条杂质要少很多,所以好艾绒燃烧速度快于劣质艾条。

7、看灰烬:好的艾条燃烧时烟是淡白色,燃烧后的灰烬是灰白色的,摸起来细腻柔滑,不容易散落;劣质艾条燃烧时火比较烈,味道刺鼻,艾烟较大,燃烧后的灰烬是黑灰色,四处散落,摸起来粗糙有颗粒。

艾绒的比例(出绒率):如5:1,30:1,是评判绒细腻程度、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比例越高,艾绒越细腻,燃烧时烟越轻和,火力越温和,穿透力越好,不伤经络,燃烧时艾灰不容易掉落。

我国目前的提绒最高比例是35:1,30:1就是极品。30:1。是30公斤的艾叶,出1公斤的艾绒;15:1的艾条,就已经很不错了。

四、艾灸的要诀与方法

1、舒服姿势:或坐或卧,放松,充分暴露穴位,要有依靠、稳妥舒适,能够持久。

2、取穴准确:宜少不宜多,应选要穴。

3、距离适当: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处。以病人的感受度为最适当。以局部皮肤均匀性潮红为佳

4、施灸顺序:先灸上,后灸下;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面,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

5、施灸部位:最常用的是背部、腹部及四肢。这些部位肌肉丰厚,又不常外露,即使有小疤痕也无妨碍;脏腑病多用俞穴、募穴,都在背部腹部,正好两全其美。

6、操作时间:每次10-15分钟,皮肤丰厚处可30分钟左右,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每日一次,一般7-10次为一疗程。

7、操作方法: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齐灸(多艾齐灸,单艾齐灸)、实按灸、温针灸、灯火灸。

注意施灸的顺序,大的原则上顺应气的循行规律

8、灸量判断:灸至局部潮红,身出微汗为度,且感传在原处往还,全身周流,上下连贯。时间不能太长。太长会虚脱,大汗淋漓。一般一个部位不超过30分钟。成人、小孩和老人,又会不同。小孩的时间需要短,判断局部潮红,身体出汗了,就可以。

五、艾灸时间要求

1、四季皆可灸,没有特定季节。

2、一年之中,夏季施灸较好。

3、一日之中,上午较好。早上阳气升发,中午午时最旺,而后渐减退。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1)调理脾胃功能在早上9-11点;

(2)失眠症在晚上灸比较好。具体可参照子午流注。

冬节是自然界和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冬季艾灸对寒性体质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

4、日常保健时间没有固定要求;时间长短要以局部皮肤出现变化为准:皮肤慢慢变红,出现红晕,就可以停止。对于大多数养生保健而言,并无特殊时间限制!需要说明的是,艾灸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六、养生保健要穴

1、足三里:养生保健第一要穴。在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能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

▲俗话说“三里胜吃老母鸡”

2、神阙:位于脐正中,任脉之穴。功能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

3、关元: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培元固本、补益下焦,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4、气海:关元与神阙连线中点,脐下1.5寸处,人体重要补穴

5、命门: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6、中脘: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中脘是对消化系统,起到很大的作用

7、三阴交:足太阴脾经穴,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能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力。

▲三阴交,“妇人防病第一穴”。

8、大椎:第七颈椎下端凹陷处,督脉经穴,诸阳之汇,功能益气壮阳。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对血小板和白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大椎穴是治疗轻度感冒的第一要穴!很多人的寒气也是从大椎穴附近进去体内,导致复杂疾病的!

9、身柱: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能补气壮阳、益智健脑(小儿体弱多用)。

感冒的时候,艾灸大椎、肺腧。小儿发育不良,可以艾灸身柱,每次选穴位不宜多,养生保健可取足三里、大椎、中脘、神阙、关元、三阴交,选1-2穴。单独灸足三里就有很好的健身作用。小儿可独取身柱穴,能促进发育,强壮身体。

七、家庭常见病的艾灸

1、经常感冒
主穴:大椎、肺俞、风门、关元
配穴:足三里、外关
主穴:大椎,风池,风府,合谷(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

2、眼肿、面浮、黑眼
主穴: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涌泉
按摩:睛明、承泣、四白、太阳、鱼腰、攒竹
灸法:腹部穴位一般不少于30分钟,灸涌泉和足三里15-20分钟即可。

3、风湿痹证
主穴:
(1)关元、气海、神阙、命门、腰阳关、肾俞。
配穴:行痹加风门、风池、大椎,湿痹则加丰隆。
(2)神阙、足三里。兼灸脾俞、肾俞。每天灸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配合
(1)受累关节局部艾灸,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
(2)凉痛感较重:直接灸阿是穴直接驱赶寒气。一般10天左右就会看到效果。

4、类风湿关节炎
主穴:大抒(骨会)、大椎、肾俞、命门
配穴:关元、中脘、足三里、绝骨(髓会)。

5、强直性脊柱炎
主穴:大椎、身柱、灵台、病灶两侧华佗夹脊穴
配穴:肾俞、绝骨(髓会)、太溪、三阴交

6、顽固性湿疹
主穴:足三里、涌泉、合谷,湿疹部位
每处约10-30分钟。上肢的湿疹,可选择曲泽放血、艾灸;下肢的湿疹,可选择血海放血。
建议先艾灸,之后才是放血,效果更好。

7、胃脘痛
主穴:中脘、足三里
配穴:肝气犯胃的加期门穴,脾胃虚寒的加胃俞穴

8、慢性肾炎(尿毒症)
主穴:肾俞、脾俞、命门、大椎、关元。
配穴:三阴交、水分、足三里、筑宾、三焦俞

9、慢性气管炎
主穴:肺俞、中府、足三里、膻中
配穴:丰隆、鱼际

10、失眠
主穴:涌泉、百会、神门;各灸30分钟左右。
大椎穴放血后艾灸,艾灸大椎和涌泉穴时间要在10-20分钟,重症加灸百会、神门、安眠三穴。
艾草煮水十五分钟,泡脚。治疗失眠

11、哮喘
主穴:定喘、大椎、肺俞、膻中、足三里
配穴:丰隆、中脘、内关

12、失眠
(1)涌泉、百会、神门;各灸30分钟左右。
(2)大椎穴放血后艾灸,艾灸大椎和涌泉穴时间要在10-20分钟,重症加灸百会、神门、安眠三穴。

13、慢性结肠炎
主穴:脾俞、大肠俞、天枢
配穴:足三里、上巨虚

14、白血病
主穴:膈俞(血会)、大椎、关元
配穴:足三里、中脘、曲池

1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取穴:大椎、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涌泉,30分钟/次天

女性养生、美容常见艾灸方法!

1、黄褐斑:神阙、肾俞。
主穴:大椎、神门、涌泉(调理神经系统),关元、肾俞、命门(调理内分泌系统);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痛点(调整消化系统)。

2、子宫肌瘤: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子宫。

3、痛经伴呕吐:血海,配合足三里。

4、盆腔积液:肾俞、关元、八髎、三阴交、神阙、子宫,每穴每次30分钟。

男性养生保健常用穴位:足三里、中极、气海、关元!

八、灸感及艾灸的排病反应

(一)什么是灸感?
施灸过程中,患者自我感觉到一系列反应:热感、痒麻感、蚁行感、冷感、传导感等。此为艾灸得气,当灸感消失也就达到了透灸的效果。

灸感意义:反应经络是否敏感。有灸感,灸感强,说明自身经络通畅,作用快;没有灸感并非没有效果,只是表示经络中病气淤积严重,需要时间开淤散阻。

1、透热:从施灸点皮肤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所;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甚热;表面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很热。

3、其它:酸、胀、麻、热、重、痛、冷、痒感等。

艾灸过程中出现发痒的感觉一般都是好事!

(二)、艾灸的排病反应及注意事项

排病反应”:灸疗过程中,即使没有外界环境的诱因,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种种不适反应,如发冷、出冷汗、冒臭气、吐痰涎、腹痛、腹泻等,甚至多年前有过的病症都会重复多次出现。

1、出汗:过程中或灸后出汗,持续几天或更久。

2、红疹:出汗一个阶段后,开始出现红疹,为人身真阳元气充足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继续灸,疹可渐消、

3、排尿增多:灸后尿频者,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功能减退,女性提示妇科问题。适当多喝水。

4、排稀便:排病气,一般胃肠问题多,或有肿瘤。

5、发热:初次艾灸可能会有发烧症状:多喝水,或督脉和膀胱经刮痧或拔走罐退热

6、咽痛牙痛:多喝水或绿豆粥,重者停灸,症状消失后再灸,一般反复几次就没有

7、头晕耳鸣、眩晕: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反应尺迟迟不消失,可在大椎点刺放血或刮痧。

8、精神反应:类似抑郁现象,可以找人诉说,可以外面大哭或大喊,要发泄出来,不要郁心里。

9、肢体冰凉:艾灸一段时间后出现,提示身体阳虚明显,寒气盛,需要继续艾灸。

10、皮肤奇痒:说明风邪在表,如果灸一段时间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风邪较深,坚持灸即可缓解。妇科疾病:分泌物褐色或水样、脓磁,此为艾灸在辅助调整和消炎,过一个阶段分泌物会渐减少。

11、出现水泡:灸到一定程度体内寒邪外排所致(当然烫伤除外);可以用针刺破,继续艾灸即可,一般不用包扎;也可用针刺破后将艾灰直接涂到水泡上,期间可能不断有水排出,1-2周可愈,期间患者尽量不要碰水。

12、疾病加重: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人体正气已被激发,但经络还未疏通,正邪斗争加剧,坚持灸会有好转;二不适合艾灸治疗或取穴配穴不正确,需要重新辨证。

13、病变部位出现多种反应:动感、痒感,皆为病变向愈的表现。

注意:什么是艾灸的排病反应?!艾灸之后多喝水。如果症状太厉害,请先停下来。不要太过

注意:排病反应最好不要用药物控制,以免降低效果或出现不良反应,可因势利导,如高热病人三天不退,可用刺络放血、拔罐、刮痧等。

无论是服中药,还是艾灸,还是其它中医治疗方法,都有可能出现排病反应,而这恰恰可能是正气来复,驱邪外出的佳兆!

排病反应是老百姓最不容易理解的,也是所谓现代中医所不理解的,这恰恰是经典中医最大的优势所在!

这些反应是大家在艾灸过程中都有机会碰到的!一定要提前了解!

九、艾灸的其它反应

1、失眠:尤其是初次艾灸,多伴疲倦无力,或嗜睡,继续艾灸会明显改善。

2、艾灸走窜现象:如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有胃脘部不适,可能是肝有隐患或胃有疾病,艾灸主动帮助你调整,这是艾灸的通窜功能。人体“阴阳”的升降有固定规律,元气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自然会升,该降的自然会降。

3、上火,口干舌燥: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

处理:
A、适当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时间;
B、多喝温开水,适当补充水分;
C、灸涌泉、太溪、足三里,或盐水泡脚,引火下行。
D、掐压太冲穴降肝火;
E、做不消耗气血的伸展运动,拉通全身经脉,避免淤滞。

艾灸后易上火原因:
一是上热下寒中气虚,多为虚火上浮;二是气血严重不足,稍动则累。如果是气血不足者,除了艾灸,还需要配合调节气血的药物。

4、消化系统反应:腹内气流走动、肠蠕动、腹中鸣响、矢气、打嗝等。此为腹内大气运转的良好,中焦气机通畅,过后疾病很快有明显的好转。

5、整体灸后大小便异常反应:小便中会出现白色沉淀物,此为排泄积滞、病邪消散的征兆;大便增多,呈黑色球状硬便、黑色柏油样便、白色黏脓样大便、水样便等。为肠中积滞开通、湿浊通下的表现,积滞排出后,患者的精神体力会明显恢复,食欲大增,疾病明显好转。

十、艾灸的不良反应

1、头晕:初灸时,特别是灸百会穴时明显,此为经络不通、瘀滞严重,火性炎上或积聚于上所致,可减少灸量,继续灸2-3天。若头晕减轻,可继续进行;若头晕加重,则先灸下部穴位,再灸上部穴;或停止灸。

2、口苦、胃反酸:灸足三里时会出现,多因胆火盛,胃阴虚,平时胃酸过多,可灸阳陵泉代替足三里。

3、过敏:主要由艾烟引起。扁桃体肿大、咽痒、目痛、咽鼓管痒和昏睡,有时胸中发热或烦躁等,可中止艾灸治疗或尽量减少艾烟量,及时就医。

十一、艾灸禁忌症

禁忌部位:部分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孕妇少腹部、腰骶部。不是所有的部位都可以灸的!

禁忌病证:高热、大量出血、中风闭证及肝阳上亢头痛症;某些传染病、抽风期间;

禁忌情绪:过饱/劳/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怒者。

禁忌:身体极度衰竭,或无自制能力的人。

忌食生冷、辛辣之物,以减少返病现象。

十二、艾灸养生的误区

误区一:艾灸能治百病

误区二:艾灸时间越长越好;10-30分钟即可,背部、腹部皮肤丰厚处,可灸30分钟。循序渐进。

误区三:艾灸火力越猛越好。

误区四:艾越陈越好:误解“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三年是指比较长的时间,除了用陈年艾外,还指比较久的疾病要用较长时间施灸。1年以上即可,3年当然最好,香气浓郁而平和,超过5五年艾香会变淡,药力会减弱。“灸”字,就是久久用这个火来治疗,所以是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

误区五:艾绒颜色越白越好。纯正的淡黄色,杂质少。

误区六:艾绒的艾味味道越浓越好。

误区七:艾灸疗效太慢了,还不如打针吃药。

误区八:艾条就是点燃艾条烤一烤,没有太多的讲究。

误区九:艾灸是温补法,火证和阴虚不能灸。

十三、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过程中、后注意保暖。室温调节至适当,避免风吹寒,施灸时可以开窗调换空气。

2、艾灸时不要碰冷水,治疗前后30分钟最好不要冲凉,艾灸后半小时可以洗热水澡。

3、掌握刺激量:要循序渐进,先小剂量,或灸的时间短一些,以后渐加大量。不能一边艾灸,一边吹风扇,或者吹空调。因为毛孔都是开张的,寒气更容易走进去。

4、灸后不宜马上进行剧烈活动:宜休息5-10分钟。

5、艾灸期间不要生气,灸后保持愉快的心情,精心调养,戒除色欲,勿过劳。

6、艾灸期间不要吃食物,灸后半小时才可以进食。

7、艾灸前后勿过于饥饱:过饥,易晕灸;过饱,则腹胀。

8、晕灸:多与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劳、恐惧、体弱、姿势不当、刺激过重等有关。要留心观察,一经发现立即停灸,让患者平卧。

9、艾灸不能生气,可以听一些轻音乐来放松。用心去体会灸感。

有病友问1:我由于对这个艾灸没有很深入的了解,请问每次艾灸的时间为多长适宜?温度以耐受能力为主好还是保持在42度左右(个人感觉的温度)(艾灸的火力)艾灸部位是否也分主与次?例如脾胃虚寒?

主任回答:
操作时间:每次10-15分钟,皮肤丰厚处可30分钟左右,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每日一次,一般7-10次为一疗程。

艾灸不用非常精准的,因为温阳覆盖的范围会大一些,艾绒可以自己捏成小柱做隔姜灸隔蒜灸。

尽量不要一边看电视,一边艾灸,艾条可以悬灸或者用艾盒,使用方式不一样而已。

时间上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不能依赖一两天就出效果。

姜皮切成硬币厚度,用针戳孔,先用艾条温热一下,放在穴位上,然后将点燃的艾柱放在姜片上,一般换5个艾柱左右,要自己感受温度

有病友问2:不会找穴位,是否可以哪里痛,艾灸哪里?

主任回答:离穴不离经,哪里痛可以艾灸那里,称之为阿是穴。
体寒的话,在神阙穴做隔姜灸效果很好的不同的艾灸工具,有不同的功效。

主任总结时强调,家一定要避开艾灸误区:

1、艾灸不是可以医治百病。各种治疗手段都最好的综合。艾灸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之一。是一种比较安全,可以控制,在家可以操作的方法。

2、适应症很重要。不能什么情况下都适用艾灸。特别是皮肤病人和糖尿病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艾灸。■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延伸阅读
广中医一附院提醒:三伏天灸注意事项

中国最牛的国际品牌是中医针灸

穴位保健︱点按八穴位 可清夏伏火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