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在天|苏轼如何在岭南养生?(二)
▲苏东坡,本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很多书介绍过苏轼养生思想中的“和”“安”理论。“和”是平和自然,“安”是顺应规律,都见于苏轼的《问养生》篇。但此篇开头说得很清楚:“余问养生于吴子,得二言焉,曰和,曰安。”即这些道理是“吴子”讲给他听的。
▲苏东坡书法:《人来得书帖》,此贴是在季常之兄伯诚死后苏轼写给季常的慰问信,故有“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忧哀之无益,释然自勉”之句。
这个“吴子”,叫吴复古,字子野,北宋潮州揭阳人。史载他为人高洁,“遍交公卿,然一无所求”(《潮州府志》)。如果用吴复古作线,他的交游可以串出一批北宋名人,除了苏轼、苏辙,还有苏门四学士中的晁补之、黄庭坚、秦观,大臣沈括,上《游民图》反对王安石的郑侠,状元黄裳,广州知府蒋之奇……
▲吴复古,又名吴子野,号远游,生於揭阳县的蓬洲都(今属汕头市),与苏东坡兄弟最为知交,常一起研讨庄子和老子的学说
苏轼认识吴复古是在去岭南之前,得自名臣李师中的介绍。苏轼说:“李公人豪也,于世少所屈伏,独与子野书云:‘白云在天,引领何及!’”
可见吴复古晚年隐居于潮州直浦都(现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该镇金沟村现有复古桥,桥名即苏轼所题对吴复古评价极高。吴复古认识苏轼后,跟他谈了许多养生道理,苏轼记载:“子野一见仆,便论出世间法,以长生不死为余事,而以练气服药为土苴也。仆虽未能行,然喜诵其言,尝作《论养生》一篇,为子野出也。”(《答吴秀才书》)这是名篇《问养生》(即《论养生》)的问世因由。
苏轼未去岭南时,对南方物产所知不多。1082年吴复古托人送沙鱼、赤鲤和扶劣膏等物品到黄州,苏轼说:“沙鱼、赤鲤皆珍物,感怍不可言。扶劣膏不识其为何物,但珍藏之,莫测所用。”(《答吴子野》)
为此他还到处打听,如写信问李公择:“近有潮州人寄一物,其上云扶劣膏,不言何物。状如羊脂而坚,盛竹筒中,公识此物否?味其名,必佳物也。若识之,当详以示。可分去,或问习南海物者。”(《与李公择》)
故宫三希堂珍藏有一封苏轼手书写给陈季常的《新岁展庆帖》,也说附扶劣膏寄送。其实这个“扶劣膏”是什么,到今天我们也不知道。晚明时金堡著《遍行堂集》,感谢人家送他“清河参”说:“比于东坡所得扶劣膏,抑又胜矣。”拿来跟人参相比,应该也是一种补品吧。
▲苏东坡《新岁展庆帖》
苏轼到岭南后,吴复古也经常来看他,这时倒没再提什么“扶劣膏”,但生活中点滴教给苏轼的许多养生常识,更为有用。例如吃白粥。
《梁溪漫志》载:“东坡一帖云:‘夜坐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也。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尤不可说!尤不可说!’”这是对有名的“潮州粥”的最好宣传。
▲芡实,也叫鸡头米,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
吴复古还教他吃芡实,说“芡实盖温平尔,本不能大益人”,但是强调:“人之食芡也,必枚啮而细嚼之。”芡实味淡,又须细嚼慢咽,这是养生关键——“人能淡食而徐饱者,当有大益”(《食芡法》)。这些道理,苏轼和我们听了都受益不浅。
【来源:南方日报出版社,转载自《岭南摄生录》,作者:郑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