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不是中医无效,而是没达到许多人的期望值

不是中医无效,而是没达到许多人的期望值


#中医与社会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敢说真话,只讲事实。

有一个比我年青的师弟,毕业后在一家医馆坐诊,有一次聊天说起了他的一个困惑。他说毕业后行医坐诊快一年了,病人也不多,有点坚持不住了。详细聊天才知道,他并非因为病人少才坚持不住,而是因为许多时候明明有效,却不被患者认可,所以感觉很苦恼,正在打算考研或者进体制医院。

这的确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许多时候并不是中医无效,而是中医的疗效没有达到患者的期望值而已,这里面有许多的因素。在古代,没有现代医学做参照,然后交通又不方便,所以能在一个村镇行医就会有固定病源,便于总结经验。而现在,由于患者可以选择的范围几何式扩大,所以很少患者会坚持治疗,主观感觉无效自然就不来了,然后寻找下一个大夫。

整个社会的中医宣传,有些是有点过火的,许多自媒体或者学术团队,总把那些几副药治好的医案大加宣传,而对那些无效的极少提及,有意无意地就掉起了患者胃口,拔高了患者对中医不切实际的期望值。所以出现,有些患者认为中医的确有效,但好中医难觅的心理,越来越觉得到处是庸医。其实,中医人才队伍里面,无论是民间还是体制内,没有一些人想的那么不堪,绝大多数中医都是遵守法律,遵从职业道德,敬畏生命健康的,至少我接触的中医同行同学都是如此。

还有,目前中医病源都是靠患者之间口碑相传的,但凡是肯为你介绍患者的老患者,绝大多数都是被中医疗效折服的,也是一些疗效很好,甚至很难复制的病例。比如,昨天有了患者留言,一个患儿九个月细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住院,反复腹泻,总是有痰,我开了五副药泡脚,竟然奇迹般好了,患者感慨万千。说良心话,并不是所有疑难患者都能这么幸运,也不是所有这样的患者都能五副药搞定,哪怕再来一个一模一样的患者,我也不能保证达到同样快速良好的疗效。

但是,患者之间是相互参照的,有的患者五副药治好,就介绍别的患者,这本来对中医发展是好事,但也有利弊之分。许多患者就以五副药治好为标杆,如果没治好,心理还会嘀咕,也不过如此,甚至还会黑上中医几句。我小时候因为肾炎西医治疗无效,找了一个中医三副药搞定了,很是震惊,后来介绍了一些患者去找那个中医,许多肾病患者吃三副药,并没啥反应,没有达到我说的神奇疗效,有些吃了药还拉肚子肚子疼,于是有些病友就开始诋毁那位中医老奶奶了,有的还顺便骂上几句中医。

其实,那位中医老奶奶,无论人品,还是医术,都很不错。但是,治病这事吧,多年以后我也渐渐有点体悟,真的是一件欣喜伴随沮丧的事情,游荡在有效与无效之间,无论怎么努力,总有许多许多人无效,患者越多,各种疑难患者也会随之而来,患者期望值越高,无效的也会越多。

所以我劝那位师弟,客观合理看待这个社会,有些是我们一个青年中医难以改变的。比如,中药副作用的问题,许多的患者是没这个弦的,有了正常的药物副作用,不是合理客观地看待,而是直接扣上不对证的帽子,一念之间就把中医大夫否定,甚至把整个中医否定,事实上疗效总是与副作用并存的,剂量大了,起效几率大了,随之副作用几率也会上来。

那些中医行业中的名医大家,即便民国期间纵横上海滩的那些名医,无论做人还是社会背景,还是医术水平,都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佼佼者,都是人精,但是如果翻开那段历史,或者听一些前辈讲述,社会上或者患者群体对他们的谩骂比比皆是。有些是因为确实没治好病,黔驴技穷没招了,有些是因为患者对中医的误解造成的,而这种误解很难完全消除,古人说隔行如隔山很有道理,尤其是那些中医爱好者,更容易对中医产生偏执与误解,当今社会依然如是。

一些心理疾病患者,或者伴随心理疾病的,有的是躯体疾病引起心理障碍,有的是心里障碍引起躯体疾病,相互糅合,混入到中医门诊的并不少,这样的患者还要牵涉到治神,是许多我们青年普通中医的短板。而且这类患者,无论精神还是躯体,往往会对中医治疗后的反应,特别敏感夸张,鬼门十三针扎普通人,几乎都能忍受,但是若是给癫狂患者针刺,许多都会跪地求饶,特别夸张惊人。药物也是如此,所以一些伴随心理障碍的患者,我们年青中医能不接诊就不要插手,许多都是很难治好的,往往会弄的一身骚,一定要谨慎。

最后对那位师弟说,愿每一位青年中医放平心态,逐渐成长,朝着山顶爬去,顺其自然,不必太在意山路上的小草荆棘。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