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丨春季养“志”,影响孩子一生的精神状态
#中医育儿#唐略丨黄帝内经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人生的春天就是童年。此时的状态可以决定一生的精神状态,是让孩子立志的最佳时机。有一句话很流行,幸福的人,是用童年来治愈一生;不幸的人,是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咱们现在就争取,让自己的孩子能够用童年去治愈一生,这多好呢。
春天,为了养生生之气,咱们要做什么?
生而勿杀
比如,劝君莫打三春鸟,只在巢中盼母归。打了鸟,就破坏了小鸟的生机。培养自己的善心,对于我们养生是很有好处的。
予而勿夺
多多给予别人,而不要剥夺别人的东西。春天播种就是“予”,给予大地一些种子。要是从土里把种子挖出来,这就是“夺”了。
赏而勿罚
多进行奖赏,不要去惩罚,这些都是春天要做的。当然呢,成天杀、夺、罚,对别人不好,对自己也不好。所以我经常说一句话,好人好当。一天到晚都和和气气的多好。红脸好唱,黑脸就难唱,黑脸就得杀、夺、罚。一旦你下了狠心去做,你心中就有肃杀之气了,违反了“生”的原则。别人形体上受一点损伤,但你自己的神受了损伤。内心没有慈悲了,就没有这种生生之气了。
逆之则伤肝
如果春天做了违背生生之气的事,那自己心里的压力就会很大,严重的就会把肝的气机伤了。肝属木,木被伤则不能生火,导致寒从内生,所以“夏为寒变”。“春伤于风,夏生飧泻”,“飧泻”就是拉肚子,吃啥拉啥,这是因寒而起。
我们以前讲《时病论》中的“培中泄木法”,里面有炮姜、吴茱萸等热药,目的就是治寒,这是完全按照《内经》来的。当然临床中看到的一些飧泻,可能会有热象,此时就不能用热药,这也是临床上的应变之道。不过飧泻的病因还是以寒为多,这就是《内经》里面讲的“寒变”。这些知识都是一环扣一环的,而且《时病论》里的用方,也都是按照《内经》的法度来拟定的。
奉长者少
春天若没有足够的生气,到了夏天用来长的就少了。虽然说的是一年四季的法则,实际上,这也是一天的法则,更重要的,是一生的法则。古人对人的一生,有一个分段。按照生长化收藏来分的话,就是15年为一个阶段:
0到15岁是生的阶段;15到30岁是长的阶段;30到45岁是化的阶段;45到60岁是收的阶段;60岁以后是藏的阶段。
所以十五岁之前,是一个孩子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过程。这个时候一定要养孩子的生生之气,一定要让“志”生起来。
肾藏志,志是一切精神状态的根。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有抑郁症?因为志被父母夺了,导致水不涵木。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没有元帅,三军就是乌合之众,这是为了强调后一句,宁可三军没有元帅,也不能让一个普通人没有志气。
一个人没有“志”,比军队没有统帅还麻烦。没有志气,人就废掉了。
因为一个人对任何东西的兴趣,对任何事物的寄托,都是以“志”为根本的。有志,才能奋发向上,才不会抑郁。
现在很多人饱食终日,却一天到晚都觉得生无可恋。以前吃不饱饭的人,不会在那里等死,他为了活着会顽强拼搏。这也是因为有寄托,对食物的寄托,对生存的寄托。小时候挨过饿的人,会知道珍惜食物,珍惜生命。对生命有寄托,就会觉得活着是多么的好,就不会觉得生无可恋了。
那些现代人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们的“志”被夺了。根源是小时候,父母、老师没有遵循“生”的原则去培养孩子。本来对孩子要多鼓励,不能去“杀”。杀的不是形体,而是精神。具体意思就是,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比如,做什么事没做好就批评一顿,嫌弃一番。
孩子是孩子,要按照自然规则去教导。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了严厉的责备,他会有所收敛,但这是一股肃杀之气,直接伤到了孩子的生生之气。生生之气少了,孩子就没有激情了,继而就没有创造力了。
到了人生的夏天,也就是十五岁到三十岁之后,他就不知道干什么了。而15岁到30岁,正是学习的黄金时间,他们却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这个就是“奉长者少”,他没有继续充实自己的动力了,长不起来了。
所以,对于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家长要去鼓励,不要扼杀。孩子和你讲点什么,你要认真的去听,不要打击他。
还有,孩子想要的东西并不多,可是你越不给,他就越想要,反而刺激了他的欲望。如果你给够了,你会发现小孩子需要的东西也就那么多。
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描述他和弟弟儿时的一件往事。他弟弟当时喜欢放风筝,可是因为年纪太小,而显得笨手笨脚,鲁迅就觉得弟弟没出息。
有一天弟弟在阁楼糊风筝,竹条很粗,纸也很厚。鲁迅觉得这怎么可能飞起来,于是一怒之下抢过风筝撕烂了,结果弟弟傻眼了。从此他弟弟再也没有放过风筝。
这件事让鲁迅特别后悔,因为一个孩子的小小愿望被他扼杀了。
假如他教弟弟把竹子削薄一点,选用一些薄薄的纸,然后再教弟弟放风筝,那结局该是多么美好。
鲁迅是很敏感的人,虽然他讽刺过中医,但我还是很佩服他。他真的是非常敏感、非常有才气的一个人,所以他才能一辈子记得这个事情。假如我们对孩子做了类似的行为,那心里会不会有内疚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去反思的问题。
还有“赏而勿罚”,多多奖励孩子,要让孩子为了奖励去努力,为了得到更多的美好去努力,这就是奖励的好处。我们的共和国奖章,就是鼓励全国人民,为了得到这个荣誉去努力,这是很有正能量的。有助于鼓舞精神,鼓舞士气。对小孩尤其是要这样,要鼓舞他的士气。如果总是盯着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去惩罚他,去打骂他,后果则是,孩子以后没有任何士气,再也不会去为了追求美好而努力了。他以后会一直为了逃避惩罚而努力。
我就见过这样的孩子,与正常孩子相比,别的孩子在追求美好,他却在逃避惩罚。他一门心思在文过饰非,做事情给别人看,最后成了表演型的人格。
表面上去讨好迎合大人,结果大人一转身,他又在后面该怎么玩还怎么玩。而且看你情绪稳定,他就放心大胆的,想干什么干什么。看你情绪不稳定,马上就很害怕,表现的很规矩。
一门心思都用在这种“斗争”中,即便玩耍的时候,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这就无法让气机很好的生发,不利于后续的成长。
把这些说出来,还是希望我们作为父母,要有一个反思精神。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处罚孩子,这会给孩子设置很多无形的限制,以后孩子就不敢去创造了。这些教育问题,其实在《黄帝内经》里面都能找到答案。
现代人缺乏传统文化思想,看问题往往流于表面。这些知识,在古代掌握传统文化的人那里,都是蕴含在血脉里边的。他自然知道怎么去做,怎么去反省。现在古人的传承少了,很多人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所以很多孩子要么是抑郁症,要么就是狂躁症或者多动症,甚至严重叛逆。
我在临床中见过不少多动症孩子,每一个多动症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焦虑症的妈妈,都有一个时时刻刻要左右孩子的妈妈。
在看病的时候,时刻关心孩子哪里做错了,哪怕是姿势不好也要规范一下。
久而久之,孩子就变的没有自我,做任何事情都先看别人的脸色,看别人会不会来责备他,会不会来纠正他。这样的孩子非常可悲。
总而言之,很多家长没有遵循养生之道,没有做到“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没有让孩子的“志”生起来,这是很现实、也很严峻的问题。
所以我们希望大家读《黄帝内经》时,尤其是在读这些大论的时候,要把它放大,要用它来反思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咱们读《黄帝内经》,既能有医学上的精进,又能对整个人生有帮助,有启发。这才是我们读《黄帝内经》的目的,让我们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有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