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关于中医求师拜师的一些旧闻

关于中医求师拜师的一些旧闻
某老中医,自从开通微博后,就经常有人留言问:“你招徒弟吗?”

中医有“师访徒三年,徒访师三年”之说。
好学之人在寻访优秀的老师。
而优秀的老师更在苦苦访求优秀的学生。
每个有水平的中医,都愿意招徒弟。
为什么呢?
中医的水平到了一定的程度,都是很大气的,都是想拯救苍生的。
但看病越多、越有效果,他心里会越迷茫;
看到庸医误治越多,他心里会越着急。
正因如此,他迫切地希望世界上有更多好中医。
中医,是一门有机的学问。
它就像一个生命体,自带繁殖功能。
每一个有水平的中医,都希望找到自己的徒弟,就像每一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子女;
每一个中医都希望徒弟的水平比自己高,就像每一位父亲都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强。
更何况,孟子说过,“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之一。
教学相长,优秀的学生会让老师思如泉涌,会反过来促进老师的进步。
但为什么很多中医的本事都没有传承下来,甚至被带到坟墓里去了呢?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所以,要么没有教,要么教了也白教。

《黄帝内经》反复强调:

“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
“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

必须遇到合适的人,才教!
如果遇到了合适的人,你却不教他,这叫“失道”,是很大的罪过;

如果传给了不适合的人,那叫“慢泄天宝”,你把上天最宝贵的东西给泄出去了,罪过更大。
正是因为如此,中医收徒弟,变成了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这么严肃的事情,能在网上随口一问么?
人家根本不知道你是谁,会答应你什么吗?
如果答应你,那肯定是骗子;
不理你,反倒是为你负责。
那么,如何才能让老师知道你呢?
这就得用一件利器:拜师帖。
自古以来,很多行业拜师都要写拜师贴。
拜师帖怎么写呢?
百度一下,人家都给你写好了,文辞典雅。
你只要抄一遍,在后边签上自己的名字。
但真正的拜师帖,并不简单。
它其实就是你写给老师的一封信。
在这封信里,你要好好的介绍自己,谈谈自己求学的历程和心得,谈谈对老师的学问的认识,甚至谈谈自己的理想和对未来的规划。
文如其人,从这个帖子,老师能够获得你很多信息。
然后,再见面谈谈,基本上就能判定这个人可不可教了。
只要老师认可你了,拜师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当然,有时候,一个帖子递过去,如同石沉大海,根本没有回音。
这可能是老师认为你狗屁不通,认为你不是这块料,不理你了;
但也有可能是老师觉得你太是块料了,要考验考验你。
那么,接下来,你可以选择放弃。
但如果你实在认为这位老师好,非跟不可的话,你还可以写第二封,第三封,甚至无数封信!
如此,方能体现你求学的信心和决心。
接下来,还会有一个考察期。
老师会让你看一些书,或做一些事,或跟几次诊,看看你们是否真的能同气相求,如果的确合适,接下来才可以拜师。
拜师,釆用的是最高的礼节:
三跪九叩,跪下三次,每次磕三个头。
这既是对老师的尊重,更是对老师的要挟。
从今以后,师徒如父子,师父是要管你的,你要是学不好,师父是有责任的;
只要你肯学,师父如果不教,那他是要遭报应的。
所以,很多老师是不轻易让人拜师的,坐在那里被人磕几个头,有什么意思?
难道能长点儿膘?或减点儿肥?
都不能!只是多了一份责任而已。
当然,你愿意磕这么多头,也体现了你的诚意,放下了你的轻慢之心,增强了自己的依从性。
以后有不对的地方,老师也可以放心大胆地批评你几句了。
我自学中医以来,拜过几位师父,获益良多,所以写这篇文章,讲一讲传统中医业内的一些惯例和见闻,希望能对诚心求学者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9003号-1职业技能证书报考.情感咨询